上海外国语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新闻公告 >

信息素养训练营 | 上外图书馆“信息素养之数字人文工作坊”回顾

2020-11-23 0 新闻公告 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网

上外图书馆主办的“信息素养之数字人文工作坊”于11月17日结束。此次工作坊特邀了4位数字人文领域的专家,他们从不同的主题出发,带来了4场非常精彩的讲座: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系邱伟云副教授以“数字概念史”为主题,介绍了数字概念史相关的理论知识,并结合案例讲解,展示了如何运用文本探勘技术将复杂的文本转化成知识单元,总结出做数字人文研究的基本范式。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徐永明教授以“从结构化数据库到智慧化大数据”为主题,介绍了哈佛大学的CBDB、CHGIS、WORLDMAP及浙大AMAP等数据库和学术地图实践案例,展示了结构化数据和智慧化大数据的实践应用。基于AMAP平台数据申请的“明代文学智慧大数据及平台建设”最近获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南京师范大学李斌副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学研究”为主题,在回顾计算机语言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汉语历时演化和隐喻计算两个具体案例。

复旦大学现代语言研究院张梦翰青年研究员以“语言演化研究”为主题,介绍了目前用于语言演化相关研究的数据库和研究范式,用于语言演化研究的数据库具有哪些特点。

讲座内容丰满前沿,对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对有志于从事数字人文的新进研究者都有很好的启发。图书馆策划这个系列讲座旨在支持学校新文科建设,向学校师生展示其中的可能方向。未来图书馆还将在数字与人文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和服务。

错过直播的你、错过现场讲座的你,想要继续学习的你,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访问图书馆主页——研究支持——读者培训,获取相关讲座。

回看请点击链接(仅校内IP访问):

数字人文工作坊(一)——词汇、语言、概念:数字概念史方法的理论与实践(邱伟云)

数字人文工作坊(二)——从结构化数据库到智慧化大数据(徐永明)

数字人文工作坊(三)——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学研究(李斌)

数字人文工作坊(四)——语言演化研究及相关数据库介绍(张梦翰)



初审 / 编校 / 责任编辑 / 李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信息素养训练营 | 上外图书馆“信息素养之数字人文工作坊”回顾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