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第13届国际咨询委员会议
12月3日,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第13届国际咨询委员会议召开。校党委书记方守恩出席会议并致辞。经济与管理学院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学院2021年重点工作和未来规划,并听取了委员们对“新时代经管教育的国际化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国际咨询委员会主任、经济与管理学院原院长霍佳震主持会议。
出席本届会议的国际咨询委员包括: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经济与管理学院原院长周箴,上海国际集团总裁刘信义,思爱普全球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网络总裁Clas NEUMANN,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谢伟,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会秘书陈晓东。
教育部原副部长、同济大学原校长吴启迪,美国柏森商学院资深副教务长Amir REZA,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曼彻斯特商学院院长Fiona DEVINE,京东工业副总裁兼华东区总经理沈学军在线参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为会议发来书面建议。
方守恩在致辞中首先感谢各位委员对于同济大学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他表示,当前同济大学正在积极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建设“双一流”大学关键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也要汲取全球高等教育的智慧,不断提升育人能力与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
经济与管理学院负责人感谢委员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并向委员们汇报了学院今年所推进工作的目标和取得的成果,表示学院将继续明晰思路,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科交叉发展转型,以及跨产业、跨学科、跨国家合作,以“人”为本、扩大开放、加强协同、促进创新、着力转型,奋力实现“十四五”高质量建设的目标。
在主题讨论环节,委员们围绕“新时代经管教育的国际化与高质量发展”,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议。
郭重庆院士在发来的书面建议中指出,数字文明、绿色文明是经济转型的抓手,同济大学要积极把握“双碳”这个百载难逢的机遇,加强跨学科整合,力争成为开放型、平台型、生态型的数字化绿色工程的引领者,工程项目价值链的整合者。
吴启迪表示,同济一直以来都具备对德、对欧等国家和地区国际合作的优势,经济与管理学院多年来也与国际机构保持着密切联系和交流,学校身处上海国际化大都市这样的平台,要积极把握各类国际交流的优势和机遇,持续推进国际化,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
虞丽娟提出,同济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布局要特别关注后疫情时代催生的重要产业,如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和健康经济,主动融入上海协同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等发展战略中,积极利用学科优势领域拓展办学空间、丰富办学模式,为产教融合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继续为服务上海和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周箴建议学院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不动摇,在坚持国际化的同时,注重思考如何能总结好中国的经济和管理经验,建立中国的管理学语境,面向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
刘信义谈到,在理论研究方面,可以关注当前的数字化转型为传统管理理论带来什么变化,从而协助企业实现管理方法或工具的不断创新。
Clas NEUMANN表示,希望能在智能制造等相关产业方面进一步加强与学院的合作,包括与学生分享最新行业前沿发展,让学生参与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等项目,探索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如何更多地参与企业研究。
谢伟认为,紧扣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热点、区域战略和产业战略,学院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大有可为。针对人才培养,他提出可以通过学科设计和社团组织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等综合技能的培养。
孙健作为经济与管理学院杰出校友代表,为会议提供了大力支持。他以张裕近几年的国际化历程为例,鼓励学院继续通过国际化兼收并蓄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整合融合校友资源和网络,提升产学研一体化。
陈晓东表示,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和业界有更多合作,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不同层次推进双导师制度。他还建议师资引进方面可多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质大学资源。
沈学军谈到,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际企业在中国经营都对国际化的人才有很大的需求,除了传统的联合办学模式,希望未来学院有机会到国外办学,或依托国内企业走出去把中国培养的高质量人才推向国际舞台。
未能现场参会的国际咨询委员也纷纷通过网络表达了建议。Amir REZA提出,虽然新冠肺炎疫情为大学推进国际化进程带来一定影响,但仍需要持续引进国际师资,加强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去国外学习和就业,创新国际合作方法,扩大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Fiona DEVINE表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大学要勇于拥抱新的变化,要平衡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注重学生对不同教学形式的真实需求,保障学生的国际交流机会。她还建议,通过举办国际化会议扩大学院国际影响力。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咨询委员会成立于2008年,是学院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内外具备丰富教育、管理实践经验,在经济与管理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专家组成,至今已召开13次会议。咨询委员会就学院的战略发展、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关系学院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向学院提供咨询意见与指导,并通过自身专长与资源的分享,推动学院与国内外政府机构、知名企业和顶尖商学院的交流合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第13届国际咨询委员会议
相关推荐
- 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卢丽华博士一行来访
- 我校学生参加2020中国机器人大赛,获亚军(一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亚军1项、优胜奖1奖
- 外国语学院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签署红色革命文化国际传播合作协议
- 薛念文: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 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时代价值
- “三全育人”进行时|档案馆:让档案成为育人的鲜活教材
- 同济大学与嘉兴市举行深化合作会谈会
- 同济大学第七届“勇往‘职’前”模拟求职大赛圆满落幕
- 同济大学举行医学创新发展研讨会,共同谋划“十四五”医科高质量发展蓝图
- 民建同济大学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
- 同济大学的研究表明:新冠状病毒与SARS存在交叉保护表位,有望推动中和阻断抗体研发
- 后勤集团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不松懈,为学校复学提供有力保障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调研同济大学,寄语当好攀登者、参与者、践行者!
- 119名2021级新学子在国豪学堂扬帆启航
- 三全育人进行时|十场原创剧目献演,红色艺术教育季精彩纷呈
- 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④∣着眼入脑入心,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 中国中车与同济大学联合研制的国内最大功率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完成牵引等系列性能试验
- “追求卓越的同济人”群像
- “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中的同济人”展览揭幕
- 同济大学为进博会自主开发官方定位导航系统—“导路者”,为各方来宾导航引路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