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与同济大学联合研制的国内最大功率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完成牵引等系列性能试验
近日,中国中车与同济大学联合研制的国内最大功率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完成牵引等系列性能试验,其中氢燃料电池系统功率为400kW,目前在轨道交通领域功率最大。自今年6月该机车在中车戚墅堰公司组装下线后,双方团队经过3个月的试验线调试,先后完成了氢燃料电池系统400kW静态测试和整车混合动力牵引试验等20多项系列性能测试。这标志着校企双方4年多时间的产学研合作取得了重大原创成果。
同济中车创新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这是中国中车和同济大学携手推动轨道交通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成果,为世界铁路装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示范,将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中车与同济大学于2016年底成立了共建共管的同济中车创新研究中心。该创新研究中心定位依托同济大学在新能源汽车、轨道车辆、交通、信息等学科群优势,面向交通强国战略的重大需求,结合中车的产业链,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促进中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推动同济大学学科发展和“双一流”建设。中心按照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的全链条设计思路,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主要模式,组建多学科交叉、多专业合作的联合开发团队,聚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在铁路装备的应用进行重点攻关。同济大学团队由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汽车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的教授和研究生等构成;中国中车团队由来自中车研究院、中车大连所、中车大连电牵公司和中车戚墅堰公司等的技术骨干构成。中心进行整体组织、协调和项目管理。
该项目以同济大学20多年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领域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的科研成果和百年轨道车辆领域技术优势为基础,按照铁路运用场景特点,遵循相关铁路标准,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开展团队攻关。目标是面向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开发了满足商业化应用的具备长寿命和高度一致性的燃料电池电堆、控制器、DC/DC 变换器和换热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研制出轨道交通应用的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其中百千瓦等级的氢燃料电池电堆、组合集成的氢燃料电池系统、两级架构的大功率DC/DC变换器、大功率热管理系统等,经历了方案设计、专家评审、施工设计、研发制造、第三方测试、地面调试、装车验证等环节的过程化管理。所研制的氢燃料电池系统最高效率达55%,功率密度大于等于350W/L,为国内最早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00kW氢燃料电池系统,相关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氢能作为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新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氢燃料电池作为氢能利用的主要载体,具有能量转换率高、环境污染小、噪音低等优点,在汽车、轨道交通、船舶、航空航天等交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次研制的氢燃料电池机车,是世界上首台兆瓦级新能源(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混合)供电、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的C0-C0型调车机车。设计时速100公里,起动牵引力520kN,平直道最大牵引载重超过8000吨;并装用12瓶组、35MPa大容量高压储氢罐,满载氢气可连续运行24小时,全过程零排放,完全能够取代80%既有内燃调车机车,可用于在役内燃机车的升级再制造。(康劲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中车与同济大学联合研制的国内最大功率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完成牵引等系列性能试验
相关推荐
- 上海高校新时代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专题调研在我校举行
- 多措并举,我校为老服务暖人心
- 督导线上线下教学、助推“金课”高质量建设,同济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督导工作会议召开
-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在上海举办
- 同济大学2020年学生军政训练总结大会举行
- 同济大学牵头完成的24项成果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3项,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项
- 同济大学法学院成为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首个研究基地
- 新生义务劳动之走进饮食中心实践活动开展,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
- 同济教授及校友作为先进人物代表激情开讲爱国奋斗故事
- 同济入选全国高校6个前沿科学中心
- 学校党委启动第七轮巡察工作
- 同济举办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25周年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梅派艺术与京剧在高校的传播与传承
- 施剑林院士加盟同济大学,将在催化医学领域开展合作研究
- “烧脑”课变身课程思政,设计场地“云”调研,隔着屏幕开音乐会……同济教师“云”上授课记
-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团日周周讲系列活动开讲,同济青年学党史忆英烈
- 主题教育 | 校领导班子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六次集体学习研讨
- 我校电车队获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电车组总冠军,翼驰车队获油车组季军
- 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同济大学思政课竞赛
- 我校创办的英文期刊“Underground Space”入选Web of Science数据库
- 同济大学2020年度“卓越科研育人”师生共创项目立项,通过“传帮带”夯实学子科创基础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