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念文: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 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强调,“国际社会应该加紧行动起来,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在疫情肆虐全球之际,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常识、规律、规则、实践等不同维度被人们广泛接受,愈发凸显出其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给金融市场带来的恐慌,全球股市暴跌,美国股市在10天内破天荒地出现四次熔断,迫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亮出无限量量化宽松这张“底牌”,一些国家经济刺激方案也相继出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及经合组织(OECD)最近都发布警告称,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经济已经并将继续受到严重影响。2020年全球经济将陷入负增长,衰退程度至少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相当,甚至更加严重。
环球同此凉热,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对各国都是一次大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在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保护人类共同家园。
生命重于泰山,人类的健康是世界文明进步的基础。尊重生命,把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保障人的生命得以延续的权利,是人类的常识。把“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写入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则是全世界的共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了严格有效的防控举措,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保持密切合作,共同应对疫情,维护好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为地区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
基于常识,容易达成共识。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深刻认识到,病毒无国界,疫情是我们的共同敌人,各国必须携手拉起最严密的联防联控网络。同时也使人们深刻感受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彼此依存关系,当今世界各国安全相互关联、彼此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国应该坚持人类优先的理念,而不应把一己之利凌驾于人类利益之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正基于这种常识和共识,从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超越一般阶级差异、国家强弱、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等局限,主张“共同营造人人免于匮乏、获得发展、享有尊严的光明前景”,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和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不断壮大全球和平与发展力量,造福世界人民。
太阳从东方升起,黑夜过去便是黎明,这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美国知名危机管理专家史蒂文·芬克曾提出危机传播阶段理论,即突发公共卫生危机存在“潜伏期—暴发期—延续期—痊愈期”四个阶段,有如人的生命周期一样,可分为诞生、成长、成熟、死亡等不同的阶段。这种规律不会因为危机发生在中国或是其他国家而表现不同。中国政府恰恰是认识并依据这些规律制定措施,通过艰苦努力才有效控制了疫情,为全球防控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也给其他国家的疫情防控提供了参考。
认识规律,基于规律,才能科学制定规则。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方已经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向所有国家开放。要集各国之力,共同合作加快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科研攻关,力争早日取得惠及全人类的突破性成果。要探讨建立区域公共卫生应急联络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速度。
当前,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我国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同时,不仅积极应对境外输入病例的检测和收治,还向意大利、伊朗、塞尔维亚、巴基斯坦等80多个国家以及世界卫生组织、非盟提供援助,或派遣医务工作者共同战疫,或提供检测试剂盒、防护服、口罩等医疗物资。中国还先后与众多国家举行专家视频会议,介绍中方经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防疫理念及综合举措等,展现了世界大国的国际担当,践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扩大进口,扩大对外投资,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倡议到实践、从理论到现实、从“中国的”到“世界的”,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正因为它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能够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在此过程中,中国将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引领世界各国真正将合作共赢、权责共担、包容互鉴的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携手解决全球性难题,创造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薛念文(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原文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0-04/10/nw.D110000gmrb_20200410_2-06.ht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薛念文: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 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时代价值
相关推荐
- 同济大学2020年军训工作部署动员会召开
- 同济大学开展校容校貌集中治理行动,巩固“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成果
- 校领导慰问军训教官和参训师生
- 同济牵头的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启动
- 我校获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丛书
- 凝练大成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同济大学2019年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揭晓
- “同济高等讲堂”拉开序幕
- 上海高校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交流会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召开
- 设计明日经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2.0创新发展研讨会举行
- 升国旗、唱国歌、告白祖国,同济大学师生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
- 同济大学首开《“一带一路”文化经典解读》通识课程
- 同济团队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 用奋斗定义青春 ——记同济大学2021年“追求卓越学生奖”获得者张喆
- 初心映晚霞 桃李更芬芳??——同济大学关工委全力做好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纪实
- 同济大学2021新年音乐会奏响新年序曲
- 2020年同济大学“同行计划”暑期实践锻炼启动,学子赴多地磨砺成长、强化担当
- 督导线上线下教学、助推“金课”高质量建设,同济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督导工作会议召开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卢济威教授获“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称号
- 同济体育健儿在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上获7金4银3铜,学校获“校长杯”
- 校党委书记方守恩在星空讲堂讲述同济故事,对2020级新学子进行校史校情教育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