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参加2020中国机器人大赛,获亚军(一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亚军1项、优胜奖1奖
11月19日至22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和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机器人大赛(China Robot Competition)在山东举行。我校选派的5支参赛队伍在不同项目组比赛中共获得亚军(一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亚军1项及优胜奖1奖。
本次大赛共设有18个大项,并下设49个子项,来自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在内的200所学校的780支队伍报名参赛,报名人数超过3530人。在学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选拔学生组成5支队伍,在教师张志明、朱劲和刘润田带队下参赛。其中,由教师张志明、朱劲和余有灵指导,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实验室成员组成的4支队伍分别参加“武术擂台赛-视觉挑战A组”“武术擂台赛-体感仿人格斗”“助老服务机器人-助老环境与安全服务”“助老服务机器人-助老生活服务”等项目比赛,经过小组赛、淘汰赛等多轮角逐后,获得3项一等奖(含1项亚军)和1项优胜奖;由教师刘润田和徐志宇指导的队伍参加“医疗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项目比赛,成绩优异,获得亚军。
由学生刘昊、赵文瑞、韩立君、张米、黄靖斌组成的智信环境安全队,参加助老服务机器人-助老环境与安全服务项目,获得亚军(一等奖)。由学生徐家富、吴勇、傅晟程、王松森、肖宏远组成的极速远眺队,参加武术擂台赛-视觉挑战A组项目,获得一等奖。由学生张凌龙、方怡雯、刘衍博、王信宇、何敬组成的arduino天下第一队,参加武术擂台赛-体感仿人格斗项目,获得一等奖。由学生郭展羽、赵师兵、郑家齐、贺兰山、黄鑫源组成的智信robot队,参加助老服务机器人-助老生活服务项目,获得优胜奖。由学生何子琦、陈旭海、陈豪、沈隆琦组成的鬼谷子队,参加医疗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项目,获得亚军。
中国机器人大赛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是目前中国影响力最大、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机器人学科竞赛之一。该赛事从1999年开始到2020年,共举办了21届。从2016年开始,根据中国自动化学会对机器人竞赛管理工作的要求,原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中国公开赛拆分为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RoboCup China Open)和中国机器人大赛(China Robot Competition)。中国机器人大赛将项目设置调整为符合机器人发展热点和难点的18个大项及若干子项,邀请国内知名高校参赛,大赛的整体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对参赛队伍的锻炼和评比作用更加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智信环境安全队在比赛期间由于表现优异,吸引了众多媒体记者前来观战,刘昊和赵文瑞作为代表接受采访。在11月20日晚播出的中央电视台1套《晚间新闻》节目中,有关中国机器人大赛新闻的多个画面中都出现了我校参赛队制作的服务机器人和比赛实况场景。11月21日,山东电视台《齐鲁》新闻节目播放了包括我校队员接受采访、介绍机器人情况和比赛现场实况等在内的相关报道。
相关负责人表示,机器人研究涉及多个学科,参赛学生在机器人大赛过程中不仅可以扩展知识面,还能促进学科交叉,迅速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同济大学大学生电子信息科技创新基地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方针指导下,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涵盖控制、电子、电气、机械、信息、软件等多个专业,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并组织参加相关学科竞赛,在本科生院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支持下,多年来在高水平大学生竞赛活动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学生参加2020中国机器人大赛,获亚军(一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亚军1项、优胜奖1奖
相关推荐
-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2020年度)④|邵磊团队:如何在深海里找到油气?“南海深水盆地大型储集体识别”项目成果丰硕
- “科研的价值在于造福于民”——记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蒋昌俊
- 同济大学“中意司法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 中德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共同研讨“中德法治发展与法律教育”
- 我校举行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0周年暨“同舟共济 巾帼抗疫”主题交流会
- 【人民日报】八方驰援 防控一线
- 我校获批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 同济大学为新生父母备礼: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校长一行来访我校
- 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刘岩一行来校调研
- 左为团队与陈香美、蔡广研团队合作研究成果发表于《蛋白质与细胞》,为肾脏再生医学疗法带来希望
- 【新民晚报】援驰武汉方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 上海两支国家救援队的幕后故事
- 同济代表队荣获2019“贸仲杯”模拟仲裁辩论赛二等奖
-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抵达武汉,2月7日晚开始诊治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
- 附属同济医院吴登龙团队阐明前列腺癌精准化治疗新策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Molecular Cell”
- 轻量化、便携式、优质高效的路面智能养护决策系统亮相工博会,广域路网健康检测有了“撒手锏”
- 同济校友、雷神山医院设计总指挥长杨剑华“云”作客同济,讲述“雷神山背后的故事”
- 同济大学技术与未来研究院揭牌成立
- 同济大学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召开
- 同济大学5位学者获2019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