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届电磁和光散射会议在浙江大学顺利召开
第18届电磁和光散射会议(The 18th Electromagnetic and Light Scattering conference, ELS-XVIII)于2019年6月10日至6月14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召开。本届会议由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主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爱思唯尔(Elsevier)共同协办。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研究员毕磊、美国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NASA-GISS)高级研究员Michael Mishchenko、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教授Ping Yang和美国爱荷华大学教授Jun Wang担任大会主席。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瑞士、瑞典、芬兰、西班牙、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拉脱维亚、乌克兰、白俄罗斯、墨西哥等17个国家的13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在6月10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夏群科,大会主席Michael Mishchenko、毕磊分别致辞。夏群科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与感谢,他表示这是电磁和光散射会议首次在亚洲举行,浙江大学感到非常荣幸。Michael Mishchenko介绍了会议的基本情况,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毕磊介绍了会议日程安排并宣布会议开幕。
夏群科、Michael Mishchenko、毕磊
法国鲁昂大学教授Gérard Gouesbet、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Xiquan Dong、日本气象厅研究员Hiroshi Ishimoto、瑞典水文气象研究所教授Michael Kahnert、美国航空航天局兰利研究所研究员Seiji Kato、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天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Olga Mu?oz、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Timo A. Nieminen、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教授Vladislav V. Yakovlev、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翁富忠以及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教授Peng-Wang Zhai等国内外专家,为大会贡献了11场精彩的大会邀请报告,报告内容包含了电磁和光散射理论基础研究、大气辐射传输理论研究及模式发展、云和气溶胶的卫星遥感反演以及颗粒物散射实验室测量研究进展等。
Gérard Gouesbet对广义洛伦兹-米理论和激光的机械效应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广义洛伦兹-米理论的发展为光学粒子筛选提供了理论支持。Seiji Kato介绍了计算地表和大气内辐照度的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地球能量平衡以及地球系统内的能量传输和水循环。翁富忠详细介绍了我国的新一代快速准确的辐射传输模式——先进辐射传输模拟系统(Advanced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ing system, ARMS),综述了快速辐射传输模式在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应用能力,指出了现今和将来卫星数据同化中对快速辐射传输模式的需求,并提出大气和地表辐射传输过程的超快速计算的新技术。
Gérard Gouesbet与Xiquan Dong
翁富忠与Michael Kahnert
6月10日至6月14日,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就85场学术报告和37张学术海报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内容涵盖了电磁理论、多次散射和辐射传输、大气和海洋遥感、大气辐射、光散射和光操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等,为电磁散射、辐射传输和卫星遥感等研究领域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和新方法。
美国爱荷华大学教授Jun Wang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授Karri Mouinonen
美国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研究员Sergey Korkin与法国鲁昂大学教授Kuan Fang Ren(任宽芳)
12日晚举行的颁奖典礼上,美国航空航天局高级研究员、国际辐射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and Radiative Transfer (JQSRT)主编Michael Mishchenko宣布了2018年度Elsevier/JQSRT年轻科学家奖“Peter C. Waterman Award和“Richard M. Goody Award”两个奖的获得者,他们分别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研究员Johannes Markkanen和北京大学教授李婧。奖项由爱思唯尔于2007年、2014年分别设立,授予在电磁散射领域以及大气辐射和遥感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年轻科学家。
毕磊、Johaes Markkanen、Michael Mishchenko、李婧
本次会议促进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在电磁散射、辐射传输和卫星遥感等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应用的交流,为不同学科及研究领域之间的合作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视角。
“电磁和光散射国际会议”的前身是非球形粒子光散射会议及电磁和光散射研讨会,后两者于1999年于西班牙维戈第一次合并举办,定为第4届电磁和光散射会议(ELS-IV)。会议每1-2年在不同国家城市举办一届,本次会议是该系列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会议旨在促进各国学者在光散射领域,包括理论发展、数值模拟、实验室测量和在科学及工程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的交流,为年轻科学家及学生提供深入交流和了解研究前沿的平台。
供稿:林武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第18届电磁和光散射会议在浙江大学顺利召开
相关推荐
-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来浙大调研
- 浙江省副省长成岳冲来浙大调研
- 用冰做光纤?浙大团队对冰的研究迈出一大步,成果登《科学》
- 校党委书记任少波调研之江实验室
- 智能社会是科学带来的,确立法律秩序更要“讲科学”,坚持“科学立法”
- 开学返校 先说成长
- 邱利民教授当选为国际低温工程委员会副主席
- 司玉林和张大海课题组在Nano Energy刊发波浪能发电研究新成果
- 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
- 继往开来,推陈出新
- 浙江大学多措并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 浙江大学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省委书记车俊、省长袁家军慰问一线浙大医务工作者并作防疫工作部署
- 马忠华团队发现雷帕霉素调控赤霉病菌脂滴形成和致病力的新机制
- 浙大农学院纪念建院110周年
- 浙江大学与巨化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为千年历史注入时代新动能
- 省长郑栅洁在浙大检查留校学生服务保障
- 校领导教代会领办提案见面会举行
- 再现经典——从《宋画全集》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新闻公告
- 浙江大学召开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 03-15
-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林俊德教育基金成立 03-14
- 浙江大学召开党建工作会议暨院级党组织书记例会 03-12
-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成立 03-11
- 浙江大学2022届毕业生春季综合招聘会举行 03-10
-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和浙江大学局校合作工作推进会举行 03-10
- 浙大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举行 03-07
- 浙大师生沉痛悼别程家安同志 03-05
高考招生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