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玉林和张大海课题组在Nano Energy刊发波浪能发电研究新成果
近日,海洋工程与技术研究所司玉林和张大海课题组在Nano Energy 期刊(影响因子15.548)发表关于波浪能发电最新研究成果“Multi-Grating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for Harvesting Low-Frequency Ocean Wave Energy”。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纳米摩擦发电原理的新型波浪能发电装置,旨在提高纳米摩擦发电机收集低频波浪能的发电效率。
论文第一作者为张大海教授,第二作者为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2017级硕士生施佳炜,通讯作者为司玉林博士。该研究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EPSRC中英海洋能合作研究项目的支持。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波浪能资源,现有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大都基于电磁发电机,结构庞大、造价高昂、可靠性低。相较而言,摩擦纳米发电机成本低、结构小,可以为收集波浪能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效能的方式。
该研究工作对多栅格型摩擦纳米发电机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发现提高光栅数目能有效得提高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电压电流输出频率,这一构型设计对于收集低频波浪能并实现电能转化尤为有利。基于此,团队研制了一套基于多光栅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点吸收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并利用波浪水池验证了该装置发电性能。未来若将该发电装置分布阵列于海洋中,有望在海洋观测仪器、海工平台,海洋牧场或深远海传感器原位供能等场景中实现广泛应用。
(司玉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司玉林和张大海课题组在Nano Energy刊发波浪能发电研究新成果
相关推荐
- 浙大学者通过“星箭分离”提出靶向治疗急性肾损伤新方案
- 公共管理学院赴斯里兰卡“一带一路”访问考察圆满结束
- 实事报表|浙江大学坚持以生为本,打通精准资助“最后一公里”
- “三治”结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 浙江大学与绍兴市上虞区达成战略合作
- 浙江大学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 浙江大学2022年度智库建设工作会议举行
- 浙江大学召开教材工作会议
- 校领导看望高铭暄校友
- 浙大“分子围栏”解决甲烷高效率变甲醇难题,成果登《科学》
- 封面人物|朱永群:“从0到1”的突破,是原动力
- 沈华浩团队发现纳米药物有望成为治疗哮喘的潜在靶向新药
- 2021浙江大学-剑桥大学器官移植前沿联合学术研讨会举行
- “揭榜挂帅”产研融合平台正式启动
- 浙江大学第五届本科教学督导聘任仪式暨工作研讨会举行
- 质与量,棉花的“鱼与熊掌”未来或可兼得
- 浙江大学举行2020届毕业生党员教育大会
- 浙江大学西湖学术论坛第245次会议暨“数智双碳”高峰论坛举行
- 浙江大学召开宣传思想工作会议
- 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治理现代化高层论坛举行
新闻公告
- 浙江大学召开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 03-15
-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林俊德教育基金成立 03-14
- 浙江大学召开党建工作会议暨院级党组织书记例会 03-12
-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成立 03-11
- 浙江大学2022届毕业生春季综合招聘会举行 03-10
-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和浙江大学局校合作工作推进会举行 03-10
- 浙大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举行 03-07
- 浙大师生沉痛悼别程家安同志 03-05
高考招生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浙江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