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教授做客同济高等讲堂,讲述他与岳麓书院的不解之缘
3月19日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结构工程专家、重庆大学周绪红教授主讲的第75讲同济高等讲堂在四平路校区举行。副校长顾祥林出席并致辞。来自全校各院系的700余位师生线上线下聆听了讲座。
周绪红院士以《千年庭院为我打开一扇窗》为题,将他与岳麓书院的渊源娓娓道来。1977年,周绪红考入湖南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专业,从此与千年庭院——岳麓书院结下不解之缘。岳麓书院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百家争鸣的学习氛围,启迪了他奋发努力、自强不息的为学之道,培养了他谦虚谨慎、行稳致远的治学精神。正是这座千年庭院“传道济民、经世致用”的治学育人传统,“心忧天下、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精神气质,“博学、睿思、勤勉、致知”的优良学风,为他的学术工作和人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周绪红院士简要介绍了自己“苦练内功,夯实基础”的大学学习经历,分享了自己“查文献、做试验、整数据、会计算、作报告、写论文”的基本功训练。他秉持“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理念,鼓励青年学子理论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积极解决工程技术难题。他践行岳麓书院“知天悉地、博古通今”的求学精神,鼓励青年学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同学们在科研中要“明确方向,适当拓宽”。在工作中,他始终“持之以恒,跬步千里”,把教学科研当成事业,执着坚持自己的研究领域,十年磨一剑,勉励青年学子要“勤奋努力,惜时如金”,学会求解人生平衡方程,处理好家庭与教学科研的关系。最后,他以“勤奋努力,持之以恒;人一能之我十之,人十能之我百之”,寄语青年学子努力在强国建设中实现人生价值。
面对同学们的踊跃提问,周绪红院士一一作答,与青年学子进行了深入交流。同学们纷纷表示,周绪红院士的报告发人深省,他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极大地激发和鼓舞了年轻人投身科研的志趣。
讲堂最后,土木工程学院为周绪红院士颁发了高等讲堂证书。周绪红院士向同学们赠书留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教授做客同济高等讲堂,讲述他与岳麓书院的不解之缘
相关推荐
- “中国道路”第六课开讲,副校长吕培明讲述“对外交往的中国道路”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举行,史明德作专题辅导报告
- 同济大学任捷教授课题组在人工智能交叉物理学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在Phys.Rev.Lett.上发表
- 同济大学机关“作风建设年”启动会举行
- 同济大学“人民城市人民建”实践课堂开讲,城市智库举办超大城市社区营造“微基建”案例研讨会
- 以规划为引领,同济人助力滇西山城变身美丽宜居特色小城
- 校领导检查指导秋季学期学生返校和疫情防控工作
- 冲锋在前,关键时刻显担当——记保卫武装支部党员突击队
-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院士一行来我校调研
- “中国道路”第五课开讲,副校长顾祥林讲述“桥梁建设的中国道路”
- 吴建广教授作客学校第七期课程思政教师沙龙,云端开讲《德文原著〈共产党宣言〉的研究、教学、传播》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0后”辅导员张桁嘉12年坚守,真情讲述共产党人的“初心故事”
- 罗小未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 附属一妇婴援藏医生进藏不到一月,成功完成日喀则首例超声引导下的羊水减量术
- 同济大学拜仁慕尼黑奖学金获奖学生赴德国慕尼黑和柏林访学
- 校领导出席“沪港大学联盟”成立仪式及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 校长陈杰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调研
- 左为团队的初步成果揭示病毒首先攻击肺泡
- 一批对德合作新平台接连宣告成立,同济大学开创对德合作交流新局面
- 推动中外建筑思想文化交流的使者——追记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罗小未教授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