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第五课开讲,副校长顾祥林讲述“桥梁建设的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第五课12月1日晚开讲,副校长顾祥林以《桥梁建设的中国道路》为题,讲述了中国工程建设的成就,以及中国古代、中国近代、中国现代的桥梁建设。他通过讲述中国土木工程师们和科学家们的建桥故事,让学生们了解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之路及取得的成就,在古今对比、中西对比中,感受中国智慧和中国速度,从而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
顾祥林从故宫、长城、赵州桥等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讲起,介绍了中国工程建设的成就。他表示,中国古代建筑是在使用自然材料的基础上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而近代建筑的特点体现在钢铁等新材料的运用上,现代建筑则是追求高度、跨度、穿越能力的综合发展,未来建筑则是挺进沙漠、走向太空的探索,中国工程建设的成就得益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
中国古代的桥梁建设在世界上是非常先进的,顾祥林着重为学生介绍了赵州桥。他表示,无论从建筑的美感、跨度还是难度来说,赵州桥在当时都是领先的,它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评为“国际历史土木工程里程碑”。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桥梁建设方面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顾祥林为大家介绍了老校长李国豪在桥梁建设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由李国豪设计完成的南浦大桥是中国桥梁界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大跨度桥梁,是中国桥梁史上的里程碑,中国从此走向桥梁强国。目前,在全球梁式桥梁排名前10的桥梁中,中国占据5座;拱桥前10名中,中国占据7座;斜拉桥前10名中,中国占据7座;悬索桥前10名中,中国占据5座。由此可见,中国在桥梁建设中已经从跟跑、并跑发展到领跑。
顾祥林指出,桥梁建设不仅用于道路的连接与交通网络的完善,还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扶贫攻坚、保护生态,从而提升人们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顾祥林在总结中勉励同学们应该为国家建设发展成就感到自豪,接续奋斗,不仅要建很多物理意义上的桥,更要在人们心间搭起桥梁,做“心灵之桥”的强大建设者。(王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道路”第五课开讲,副校长顾祥林讲述“桥梁建设的中国道路”
相关推荐
- 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
- 留校过春节 | 牛可欣:我的寒假一天,也别样精彩!
- 路庆华团队在3D手性螺环结构薄膜材料领域获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 2021年“同济大学追求卓越奖励基金”获奖者风采展示
- 同济大学2020年军训动员暨欢迎解放军来校组织军训大会举行
- 同济大学“博士驿家”博士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启动,博士生社区党员先锋队成立
- 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优化餐饮服务,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
- 学校召开嘉定校区工作推进会
- 梧桐掩映里,雏凤声清啼——同济大学携手上海昆剧团打造的学生版《长生殿》青春训练营夏季集训汇报公演
- 学校党委召开机关职能部门“作风建设”专项巡察反馈会
- ?40余位同济大学校友企业家走进静安区
- 同济大学党委启动第五轮巡察工作
- 附属同济医院牵头的“人源神经干细胞治疗早发型帕金森病伴运动并发症的安全性与初步有效性评价”临床研究进入收官阶段
- 同济团队与中科院合作实现人体肝细胞扩增技术突破
- 同济大学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中获1金3银2铜,再捧“优胜杯”
- 校长陈杰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调研
- “放歌新时代 奏响新篇章”音乐会唱响同济
- 同济大学高绍荣、江赐忠教授团队揭示原始生殖细胞的染色质状态
- 同舟共济战疫情,同济后勤以实际行动践行庄重承诺
- 化“危”为“机”,空中课堂书声琅——记广大教师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新模式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