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 | 刘中民:美国遭遇中东之殇
在2010年代的最后一天——2019年12月31日,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遭到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的冲击。事实上,最近一个月来,美国与伊拉克什叶派武装冲突不断。由于美国驻伊拉克基尔库克等地的军事基地接连遭到袭击,美国于12月29日对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真主党旅”进行袭击,导致后者数十人死亡,而12月31日发生的美国大使馆遇袭事件无疑是什叶派民兵的报复。当然,华盛顿自然把伊拉克什叶派民兵视为伊朗支持的力量,并把矛头指向伊朗,使得该事件与美国和伊朗的地区博弈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了一起。
尽管美国在中东的遇袭屡见不鲜,但“伊拉克”这个与美国结下不解之缘的字眼,令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在年代交替之际拷问美国的中东政策以及未来美国在中东的命运。
相对于欧洲列强,美国在中东是一个后来者。二战前,美国与中东的来往主要是商业和文化关系。二战后,美国全面取代欧洲在中东的地位,并伴随冷战的展开与苏联在中东展开了全面争夺。尽管美国在阿以冲突中对以色列的偏袒遭到阿拉伯国家的反感,但由于当时中东的阵营对抗,以及美国在中东尚无大规模直接的军事介入,美国似乎也并非中东国家十分仇视的对象,它通过以色列、土耳其、沙特、伊朗(1979年以前)等地区盟友抗衡苏联,维护自身的利益。
美国在中东的麻烦源于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和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伊朗从亲美走向反美,尤其是愤怒的民众占领美国大使馆并扣押美国人质事件,令美国在中东名誉扫地,美国与伊朗的对抗由此延续至今,这也是美国在随后爆发的两伊战争选择支持萨达姆政权的原因所在,当然这也埋下了伊拉克地区霸权膨胀,进而引发1990年海湾危机、致使美国发动海湾战争,乃至也埋下了2003年美国再度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孽缘。而同在1979年爆发的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基于反苏需要支持“基地”等“圣战”组织,而在1991年海湾战争后长期驻军沙特,使美国成为“基地”组织仇视的对象。
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在中东最为辉煌的十年,克林顿“西促和谈,东遏两伊”的战略使中东维持了基本的平衡,最终却无果而终。巴以和平逆转为持久、且时断时续的冲突,伊朗和伊拉克也并未臣服,而美国与伊斯兰极端力量的仇恨却在不断累积和爆发,美国在中东的目标多次遭袭。
进入新世纪后,导致美国发生战略错乱的“9·11”事件爆发,结果是美国错误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持续至今,美国对不断坐大的塔利班束手无策;2011年,伴随奥巴马为抽身中东撤军伊拉克,伊拉克战争“被结束”。也正是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席卷中东,急于从中东抽身的美国进退失据,其内在矛盾是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收缩和成本减少,使其根本无力主导剧烈变动的中东地区事务。从某种程度上说,“伊斯兰国”的滋生、伊朗的崛起、叙利亚危机的久拖不决,都是这种困境的产物,而以民主改造为核心的“大中东计划”早已淹没在阿拉伯大漠之中。
及至特朗普主政,美国中东战略在本质上继续收缩,剿灭“伊斯兰国”、遏制伊朗成为特朗普的主要目标,但其主要做法是减少投入,利用地区盟友冲锋在前,并从中捞取军火收益,服务于“美国优先”的目标。当前,遏制伊朗是美国中东政策的主线,但以避免发动战争为底线的美国,尽管通过政治施压和经济制裁重创伊朗,却无法颠覆伊朗政权。相反,“阿拉伯之春”以来,伊朗对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也门什叶派力量的影响不断增强,使伊朗打击美国及其盟友的能力已经从波斯湾扩展至地中海,当前美国在伊拉克的遭遇就是这种逻辑的体现。
纵观历史,美国在中东的遭遇再次演绎了“中东是霸权的坟墓”这一逻辑。美国不断在中东扩张霸权,但其霸权在中东是“不折不扣地建立在沙滩之上”(布热津斯基语),甚至导致“老鹰坠地”(沃勒斯坦语);美国不断在中东输出意识形态,收获的却是“文明冲突”这一“自我实现的预言”。
作者刘中民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
初审 / 编校 / 高玮琦 责任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环球网】 | 刘中民:美国遭遇中东之殇
相关推荐
- 国际金融贸易学院举行“薛蕃康讲座”揭牌仪式暨捐赠签约仪式
- 迎党代会 | 上外新闻传播学院: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践行责任与使命
- 文明交流互鉴“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生高端论坛在上外举办
- 姜锋:作为幻像的“西方”,最终去向何方?
- 专家指导高屋建瓴,院际交流携手共进:赛格德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坊”活动
- 守初心,担使命 | 坚定如磐初心、勇担历史使命: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持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2021-2022学年新聘外国专家欢迎会
- 守初心 担使命 | 上外法学院赴上海玉海棠科技园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调研活动
- 上海首个金融双MBA学位项目-上外里昂联手打造高端国际化金融管理人才培养典范!
- 迎党代会(五)| SISU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彰显办学品格 全球话语塑造学府形象
- 跟随上外主播 “云游”上海地标:“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外景直播课开播
- 领航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思政改革 | 上外举办2020年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分论坛
- 《青春》刊登我校学生创意写作课作品
- 国际金融贸易学院教师李煜鑫在国际一区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
- 我校文学研究院张炜炜副研究员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资助
- 高校新文科建设结硕果 上外签署德语/经济学双本科项目合作协议
- 沉痛悼念孙秀民先生
- 《光明日报》| 程亚文:美国应根治网络霸权的“毒瘾”
- 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齐聚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上外:真挚友谊共促改革发展
- 中埃举办建交 65 周年双边关系视频研讨会
新闻公告
- 上外《英美文学入门》慕课第五轮开课 03-15
- 日本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本土中文教师培训讲座 03-11
- 摩洛哥电视一台到访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 03-11
- 两会中的上外声音|黄绮委员建言献策掷地有声 03-11
- 疫情防控中本科线上教学有序开展 03-04
- 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组织冬奥会主题中文课 02-11
高考招生
-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