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范鸿达:中国需要新中东外交
中东是国际重要的能源区,是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关键区,也是国际矛盾集中、世界大国激烈竞争的重要地区。在中东自身和世界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中国要以新的视角来看待中东,要依照自身的实际需要来发展与中东国家的关系。
中东政治新图景
一、三个非阿拉伯国家在中东的影响力提升。在中东20余个国家中,尽管除了土耳其、伊朗、以色列外,其他的都是阿拉伯国家,但是阿拉伯国家在中东的政治影响力,与其国家数量并不匹配。
历经多年的战争和动乱,埃及、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等原本的中东大国、强国早已经衰落,除沙特外,海湾富有的阿拉伯产油国体量不足,所能发挥的区域和国际影响力较为有限。发展至今,土耳其、伊朗、以色列、沙特已经构成中东区域内的四强格局。中国不能高估“阿拉伯”在中东事务中的影响力,要给予三个中东非阿拉伯国家更多关注。
二、巴勒斯坦或巴以问题已经不再是“中东和平”的核心。尽管有一些国家仍然把“巴勒斯坦问题”宣称为中东问题的核心,但这不符合中东和巴勒斯坦的现实。巴勒斯坦问题有其内涵的演变,“中东和平”也有其自身的发展。
阿联酋(也许也有其他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正常化,整体而言有利于中东和平,关系正常化的双边国家越多,对中东的和平越有利,这也是历经苦难的中东人民的普遍心声。中国在看待“中东和平”时,一定要跳出“巴勒斯坦问题”的范畴,要与时俱进地看待中东和平问题。
三、伊朗对外关系存在变数,国家具有快速发展起来的潜力。虽然目前伊朗与美国的关系仍然非常糟糕,但是长线来看,伊朗与西方世界的交往源远流长;即使在当下,伊朗国内主张改善与美国关系的政治力量也相当大,主张与美国缓和关系的民间意见,更是伊朗社会的主流。
影响当下伊朗健康和快速发展的,不是国家自然禀赋的匮乏,是当政者的政策,而政策的改变是相对容易的。所以,尽管目前伊朗处境困难,但是这个国家不是没有发展选择。中国要给予伊朗更多重视和尊重,面对伊朗所表达出来的提升双边关系的意愿,中国要积极回应。
四、土耳其对当下中东的安全稳定存在挑战。中东阿拉伯国家的集体衰落,和伊朗长期遭受制裁,给土耳其提供了提升地区影响力的良好周边环境。埃尔多安总统领导下的土耳其,正在全力谋求国家复兴。近年来土耳其在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等中东多地卷入冲突甚至战争,是其拓展地区影响力的鲜明体现。在2023年土耳其共和国建国百年庆典来临前,土耳其极可能会持续在中东制造事端,以谋求更大的百年大庆之礼。
五、以色列在中东的安全环境日益改善,以色列最大的发展挑战来自其内部社会的撕裂。现在中东已经没有国家,会实际威胁到以色列生存,即使是至今仍不承认以色列国家合法性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也缺乏对以色列发动致命打击的动机和可能。以色列内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亚非裔犹太人和欧美裔犹太人、现代犹太人和正统宗教犹太人之间的隔阂,已经成为影响以色列内政外交和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
中国的中东外交构想
一、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外交,最好以双边的形式展开。长期以来“阿拉伯人”四分五裂,“阿拉伯国家”矛盾重重,在现实政治中非常不适合把“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国家”视为一个整体。中国在考虑中东外交时,除了海湾产油国外,更应该点对点地开展对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外交。
二、中国要更切合实际地看待巴勒斯坦与中东和平问题。中国可以主张巴勒斯坦人有自己的合法利益诉求,但是在面对中东其他双边或多边关系进展时,也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当以色列与其他中东国家达成关系正常化时,中国一些学者对此存在怀疑甚至是负面看法,这种态度是值得商榷的。对和平的追求是中东较为普遍的民意,对此的消极反应,会使中国失去更多的国际认可。
三、中国在提升与中东国家关系时,要以自己的实际需要为考虑基准。与中东诸大国搞好关系有利于中国,中国在开展中东外交时,要超越中东区域内复杂国际关系的羁绊。中国有观点认为,中国深化与伊朗的关系,会令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不高兴,因此呼吁中国要谨慎对待与伊朗的关系发展。
这样的观点非常荒谬,它没有认识到中国的发展高度,也没有认识到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对中国的实际需求。反过来看,当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发展与美国等西方大国关系时,它们会担心中国不高兴吗?中国已经被大部分国家视为“世界第二”强国,中国对中东的认知和决策水平,要与国家发展的高度相匹配。
四、中国要更注重与中东大国的关系提升。中国当然是国际友邦越多越好,但是对当下的中国来讲,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分量、有影响力的国际友邦。中国已经超越了靠朋友数量来站稳国际舞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美国打压中国已经成为常态的今天,中国已经到了更需要有影响力国际朋友的发展阶段。
在开展对中东外交时,中国务必要注意到中东区域格局的变化,更加注重与中东大国的关系发展。当中东大国表达出希望深化与中国关系的时候,中国尤其需要给予足够重视。
五、中国要避免让中东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中东是世界大国都会关注的地区,中东国家对此心知肚明,而且中东国家对世界大国的力量对比,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再加上它们对世界大国的态度本身就不同,所以当下中国要努力避免让中东国家陷入在中美之间被迫站队的境地,因为一旦出现这种状况,中国将会面临非常尴尬和危险的局面。
初审 / 编校 / 责任编辑 / 杨静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联合早报》| 范鸿达:中国需要新中东外交
相关推荐
- 笔底生花,欢乐飞扬:秘鲁天主教大学孔院开展中国文化日活动
- 疫情防控中本科线上教学有序开展
- 马德里孔子学院暑期防疫工作顺利完成
-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增工商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上外英语学院-日本梅花女子大学线上文化交流活动
- 上外丝路所四次居中国高校“一带一路”影响力评估全国前茅
- 迎党代会(四)| SISU师资队伍:加速打造人才高地,夯实学科发展根基
- 英语学院教学沙龙举办第二次线上研讨会
- SISU教学院系篇 | 还原课堂 超越课堂:国关学院线上重点课程的教与学
- 英语学院成立“应用语言学”沙龙
- 《环球时报》| 马丽蓉:西方抹黑新疆早有“学术准备”
- 上外欧盟研究中心代表团赴欧开展2019年“中国日”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
- 晓汉字,云相见: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孔院举办线上讲座
- 新一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成立 秘书处设在上外
- 德国基民盟/基社盟议会党团法务专家作客上外“区域与国别法”讲坛
- 2020年第四届口笔译跨学科研究国际会议落幕
- 上外中东研究所代表团赴苏丹参加“中苏建交60周年纪念活动”系列研讨会
- 上外英语学院学子荣获第五届“外教社杯”跨文化能力大赛一等奖
- SISU教学院系篇|西班牙语低年级组线上教学的几点体会
- 上外新增3个本科专业:罗马尼亚语、国际新闻与传播、财务管理
新闻公告
- 上外《英美文学入门》慕课第五轮开课 03-15
- 日本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本土中文教师培训讲座 03-11
- 摩洛哥电视一台到访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 03-11
- 两会中的上外声音|黄绮委员建言献策掷地有声 03-11
- 疫情防控中本科线上教学有序开展 03-04
- 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组织冬奥会主题中文课 02-11
高考招生
-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