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再向我校发来感谢信
春节期间,中共黔东南州委、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再次向我校发来感谢信。来信提到,在黔东南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的关键之年,南京农业大学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着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使命感和深厚的帮扶情,走进了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地帮扶黔东南。南京农业大学立足实际情况,创新帮扶举措,为黔东南脱贫攻坚“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帮助出思路、想办法、聚合力、谋发展,多层面开展精准扶贫活动,为黔东南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9年,在黔东南州麻江县决胜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我校深入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深入推进定点扶贫麻江县工作,创新开展“南农麻江10+10”行动,10个学院对接帮扶10个村,充分激发学院力量和全校资源,以10个村为主战场,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教育扶贫、精神扶贫和消费扶贫精准发力、综合施策,直接服务农户4997户,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459人,全面助推乡村组织、产业、生态、人才和文化五大振兴,助力麻江迎来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新气象。4月2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同意麻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贵州省省长谌贻琴联合署名向我校发来感谢信,我校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荣获“2019年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南农麻江10+10”探索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新路径》项目,从教育部58所直属高校申报的63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第四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被推荐选入中央宣传部组织的3所典型宣传报道高校,同时也获新华社、学习强国、多彩贵州网等媒体的广泛关注报道。
2020年,是黔东南州与麻江县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是与全国全省实现同步小康的拼搏之年。南京农业大学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帮助黔东南与麻江县,构建长效帮扶机制,充分发挥科技优势,进一步打好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组合拳,推动黔东南与麻江县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新征程中实现新的跨越。
编辑:
阅读次数: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再向我校发来感谢信
相关推荐
- 前沿|植物保护学院研究团队揭示取食抑制昆虫甜味感知的分子与神经机制
- 校民盟成功举办破“五唯”与南京农业大学发展论坛
- 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来我校调研交流
- 我校召开新学期学生工作会议
- 我校在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中取得优异成绩
- 前沿丨一箭双雕: 洪晓月教授团队在应用共生菌防控稻飞虱机理上取得重要突破
- 南京农业大学2021年校友代表大会暨地方、行业校友企业生态平台交流会举行
- 我校多个暑期基建维修项目顺利完成
- 南农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 【防控动态】就业指导“上直播” 校园招聘“不离线”
- 我校召开2020年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项目启动会
- 南农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 我校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共植友谊树
- 资环学院土壤污染与控制团队利用全细胞生物传感器分析水土环境中抗生素
- 我校学子在全国口译大赛中荣获大区赛一等奖
- “加强耕地保护 确保粮食安全”专题研讨会在南农召开
- 生科院蒋明义教授团队揭示ABA信号途径中一条新的MAPKK直接活化途径
- 科学家发现粘细菌是土壤菌群中维持生态平衡的“狼群”
- 农学院植物激素与基因编辑团队在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和产量方面取得进展
- “挑战杯”再创佳绩!4件作品荣获国家级荣誉!
新闻公告
- 校长陈发棣调研走访相关学院 03-16
- 我校召开全国“两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03-16
- 南农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03-14
- 南农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03-12
- 《中国农史》《中国农业教育》召开校内编委会会议 03-11
- 校长陈发棣赴工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03-11
- 学校召开新学期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03-11
- 南农与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03-11
- 南农与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3-10
- 南农送挂职干部赴共建先行县兴化市挂职 03-10
高考招生
- 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