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环学院土壤污染与控制团队利用全细胞生物传感器分析水土环境中抗生素
抗生素滥用导致地表水和农田中大量抗生素残留,造成水土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累积(Sun et al, 2020)。这些ARGs可通过基因迁移在水土环境中广泛传播,粘土矿物等共存物质也会影响此传播过程(Hu et al, 2020)。水土环境中ARGs迁移进入致病菌后,导致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增大致病风险,进而严重威胁人群健康和生态安全。鉴于水土环境抗生素污染现状及风险,亟需开发其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全细胞生物传感器是一种新颖、廉价、可便携的微生物菌株,其携带的遗传物质含特异性响应元件,可感应信号分子的浓度变化,并有望适用于多种复杂环境。
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高彦征教授团队构建了具有响应四环素浓度变化的全细胞生物传感器菌株E. coliDH5α/pMTGFP、E. coliDH5α/pMTmCherry等,这些细菌可感受四环素浓度变化、并产生荧光蛋白或β半乳糖苷酶。通过荧光强度或酶活性检测,可量化体系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浓度(图1)。利用两种携带荧光蛋白基因的敏化生物传感器细胞、96微孔板和酶标仪,构建了可快速、高通定量检测水和土壤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方法(Ma et al, 2020a)。E. coliDH5α/pMTGFP和E. coliDH5α/pMTmcherry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7.58~10.2和5.32~7.85 μg/L,线性范围为75~2500和75~7500 μg/L。此类生物传感器具备开发为一种快速、高通定量试剂盒的潜力,有望应用于水土环境样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快速批量检测。
图1全细胞生物传感器定量检测水土环境中四环素类抗生素
图2便携式试纸半定量检测水土环境中四环素类抗生素
利用含β半乳糖苷酶基因作为报告基因的E. coliBL21/pMTLacZ生物传感器菌株和滤纸条(1×4 cm),制备了全细胞生物传感器便携式试纸,构建了试纸检测的比色卡和检测方法(图2)(Ma et al, 2020b)。该检测方法对水和土壤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检测限分别为5.23~17.1和5.21~35.3 μg/L,线性范围为75~10000和75~7500 μg/L。研制的生物传感器试纸可以对目标样品中可提取态四环素含量进行可视化的、快速、简便和剂量依赖性的半定量检测,有潜力开发为可应用于现场分析的便携式工具。
研究成果以“Whole-cell paper strip biosensors to semi-quantify tetracycline antibiotics in environmental matrices”和“A Fast and easily parallelizable biosensor method for measuring extractable tetracyclines in soils”为题,分别发表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上,相关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
Hu et al. ES&T Letters. 2020(Cover):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lett.0c00311.
Ma et al. ES&T. 2020a(Inside cover):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9b04051.
Ma et al. Biosen. Bioelectron. 2020b:https://doi.org/10.1016/j.bios.2020.112528.
Sun et al. Soil Biol. Biochem. 2020:https://doi.org/10.1016/j.soilbio.2020.107965.
编辑:
阅读次数:7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资环学院土壤污染与控制团队利用全细胞生物传感器分析水土环境中抗生素
相关推荐
- 我校摘得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 我校成立南京农业大学校友会园林行业分会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山羊规模化高效安全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课题绩效评价会议顺利举办
- 【防控动态】我校科研管理工作者一直在路上
- 前沿 | 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教授团队揭示真菌孢子传播和进化权衡分子机制
- 学校召开基建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度首次工作会议
- 我校持续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
- 工学院举办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培训班
- 2019年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 培训班结业
- 2020年全国农作物种业科技培训班在南京农业大学举办
- 前沿 ︱洪晓月教授团队发现瘿螨物种多样性被低估的重要原因
- 我校“保护母亲河——秦淮环保行”项目荣获全国第九届“母亲河奖”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丰”专项示范观摩会顺利举行
- 全国MPA学位论文分类与写作研讨会暨第八届优秀论文经验分享会在南京农业大学顺利召开
- 前沿 | 沈其荣院士团队揭示了芽孢杆菌属内拮抗强度与遗传距离间的关系及其驱动机制
- 我校体育部再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 省委驻睢宁县帮扶工作队来我校调研座谈
- 王权:从一颗水培肥料泡腾片开启的科研之旅
- 前沿丨资环学院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肥团队在微生物肥料合成菌群构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我校举行2020级本科生班主任聘任仪式暨培训会
新闻公告
- 校长陈发棣调研走访相关学院 03-16
- 我校召开全国“两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03-16
- 南农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03-14
- 南农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03-12
- 《中国农史》《中国农业教育》召开校内编委会会议 03-11
- 校长陈发棣赴工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03-11
- 学校召开新学期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03-11
- 南农与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03-11
- 南农与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3-10
- 南农送挂职干部赴共建先行县兴化市挂职 03-10
高考招生
- 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