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新学期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3月10日上午,学校新学期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会议在金陵研究院二楼报告厅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研究生院长董维春出席会议,研究生院、浦口校区管委会教学与科研工作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各学院分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院长及研究生教学秘书参加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学位办主任吴益东主持。
董维春带领大家学习学校全体教师大会精神,回顾了南农百廿年发展历程,强调了大会的重要性。董维春指出,2022年是学校“双甲子”校庆之年,我们到了把握未来发展方向的新阶段,本次大会号召全校教职工继承和发扬“诚朴勤仁”南农精神,奋进一流、共创未来。董维春对新阶段研究生教育提出要求:一是把握政治方向。要认清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承担起南农的使命,把握国家长远方向,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培养服务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二是推进学科建设。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基础学科与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生态环境、社会科学等领域相结合,激发基础学科强大功能。三是提高教育质量。要注重分类培养,加强分流和监测,推进本硕博贯通培养。做好各类专项人才培养,加强产教融合、科教协同,构建适应未来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培养有一流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人才。
本次会议以“学习贯彻全校教师大会精神、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与会人员围绕全校教师大会上陈利根书记主旨报告、陈发棣校长总结讲话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农学院副院长曹爱忠表示,学校在时隔24年后又一次组织全体教师隆重集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陈书记以丰富的史料、图片、数字、事实,带领全体教师深情饱满地回顾了南农过去的苦难历程和辉煌成就,细致全面地分析了南农发展现状和挑战机遇,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举措,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大会主旨报告围绕学校一流人才培养目标,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提出了全方位要求,以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我们将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加强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努力形成国内领先和国际一流的学科优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提升为驱动,培养一流作物学人才。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李荣表示,陈书记、陈校长号召全校教师继承和发扬“诚朴勤仁”南农精神,在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上,凝心聚力、敢为人先、奋进一流、共创未来。作为一名研究生教育者,如何培养出“三农”领域的优秀人才?如何培养出具文明素养、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领域的高层次研究生人才?这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专业与生活双导师融合,思政与专业教育融合,学校与社会育人相融合,科研与教学融合等多维融合途径建设,丰富研究生培养的资源支撑体系,形成研究生“三全育人”的强大支撑。
金融学院副院长王翌秋表示,全校教师大会的召开,既擘画蓝图、指明路径,又凝心聚力、鼓舞人心。陈利根书记和陈发棣校长的报告都提到了两个关键词,“特色”和“一流”,提出了培养“一流的人”“人才强校战略”的要求,也为研究生教育提出了定位和方向。金融学院将立足思政教育、专业教育、道德教育、实践教育四个方面,严格执行分类培养,切实加强过程管理,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厚植研究生家国情怀和三农情感,汇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动能,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浦口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周应堂表示,全校教师大会,凝心聚力,意义重大。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一是把研究生教育质量放在工作的第一位,以特色化选题来提升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加大研究生创新质量研究,以创新求质量。二是以过程管理的标准化来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过程控制,以过程控制来代替自由散漫,以求整体最优。三是以口碑式营销来代替自发式招生,让每位导师积极参与,把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口碑宣传员,以达到逐步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的目标。
植物保护学院研究生秘书岳丽娜表示,在120年校庆来临之际,奋进一流,共创未来”为主题的全体教师大会,犹如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剂强心剂,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回望来时路,“诚朴勤仁”的南农人历经百年,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拼搏奋进、开拓创新,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展望新征程,南农人仍面临发展道路上的诸多挑战和困难。作为一名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我将继续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将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深植心中,用心用情服务师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助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信息管理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秦可蓉表示,全校教师大会上听了陈书记的报告和陈校长的总结讲话,内心备受鼓舞。不管是过去的苦难辉煌,现在的卓越成就,还是未来的使命目标,学校的发展与每位教职工息息相关。作为一名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在直面研究生和导师的第一线,我将反思不足,明确目标差距,更加积极参与到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奋勇向前,超越自我,努力在学校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崔海燕表示,全体教师大会的召开让我们心潮澎湃,我们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成就,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栋梁,我为自己是南农人而骄傲!研究生教育是国家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地,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研究生教育水平是凸显南农品质、展现南农担当的重要标准。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我们应始终以“诚朴勤仁”的南农精神,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用一流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成就托起南农明天的辉煌!
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郭晓鹏表示,全体教师大会的召开让我倍受鼓舞感动,全面了解了南农与国家、民族共命运的奋斗历史和一代又一代南农人对农业这一国之命脉的世纪坚守,深刻感受到南农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历史洪流中,强农报国开创一流的初心从未改变。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人才培养,作为一名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更需把会议精神落实到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从培养“世界一流 中国特色 南农品格”的高层次人才出发,不断探索农林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会上,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学位办主任吴益东对新学期研究生教育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校对:葛焱
编辑:崔滢
阅读次数:3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学校召开新学期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相关推荐
- 土壤有机碳如何形成?资环院科研团队揭示土壤有机碳分子间的权衡关系
- 前沿 | 生科院沈振国团队和蒋建东团队合作在植物生长促进细菌-植物-微生物组互作关系方面取得新进展
- 校领导到江北新校区工地检查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梅旭荣来校调研交流
- 前沿 | 农学院宋庆鑫课题组在小麦多倍化的表观遗传调控领域取得新进展
- 2021年全国农作物种业科技培训班在南京农业大学举办
- 易福金教授完成ENSO气候模式预报信息在农业保险应用中的价值评估
- 我校2019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团队载誉归来
- 所有五个异源四倍体棉花起源被厘清
- 我校145门课程入选江苏高校“助力乡村振兴 千门优课下乡“大型公益教育行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
- 【前沿】万建民院士团队在水稻抗虫机制解析方面取得新进展
- 中国农业出版社来我校调研交流
- 我校作物表型组学交叉研究中心研发高通量作物种子发芽表型监测平台
- 前沿 | 农学院多倍体团队揭示玉米杂交诱导全基因组可跨代遗传的表观遗传现象
- 追寻红色记忆 开跋南农足迹:南京农业大学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
- 瑞华慈善基金会向我校湖北籍学生捐赠专项基金
- 前沿|农学院杨守萍教授团队在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机理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陆永辉调研考察白马基地
- 我校举行“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
- 前沿交叉研究院周济教授实验室研发高通量小麦田间三维表型采集和智能化分析平台
新闻公告
- 校长陈发棣调研走访相关学院 03-16
- 我校召开全国“两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03-16
- 南农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03-14
- 南农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03-12
- 《中国农史》《中国农业教育》召开校内编委会会议 03-11
- 校长陈发棣赴工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03-11
- 学校召开新学期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03-11
- 南农与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03-11
- 南农与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3-10
- 南农送挂职干部赴共建先行县兴化市挂职 03-10
高考招生
- 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