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粘细菌是土壤菌群中维持生态平衡的“狼群”
有科学家认为,在大自然中,狼群捕食猎物使得不同的生物种群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其实,在微生物界,也有这样的现象存在。
微生物捕食涉及到原生生物、噬菌体以及具有捕食能力的细菌和真菌等。
微生物学家发现,在微生物群落中,有一种粘细菌,具有多细胞群体行为特征,是一种通才型(Generalist predator)捕食性微生物类群,被认为是高等的原核生物。
微生物学家认为,粘细菌就好像微生物界的“狼群”,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等不同环境类型中,能够“捕食”活的微生物细胞(细菌与真菌)或者其他生物大分子获取营养,同时能够响应外界营养阈值进而调控营养细胞分化为抗逆性强的粘孢子(同时还能够“智能”地根据外界环境的营养阈值进行自我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从而使粘细菌类群具有良好的土壤适应性。
因此,微生物学家研究推测,粘细菌处于土壤微生物食物链的顶端,它们的捕食行为在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平衡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崔中利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证实了这一猜想。
团队科研人员通过粘细菌-黄瓜-土壤微生物互作关系研究发现,在根际分泌物的驱动下,粘细菌EGB对麦芽糖和麦芽糖醇具有较强的趋化作用,使其向根部定向迁移并定殖,并在迁移过程中通过捕食作用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还发现,粘细菌处理组土壤中捕食性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而尖孢镰刀菌的数量明显下降,从而抑制病害的发生。研究成果揭示了粘细菌在土壤中向植物根部迁移的时空分布规律,提出并验证了粘细菌的捕食行为驱动了土壤中作物有益微生物群落结构稳定,从而降低病害发生的研究假设。
本研究首次证明了粘细菌与植物互作过程中粘细菌对根际分泌物的响应作用,解析了粘细菌捕食行为的生态学功能,为植物病原菌的生物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成果以“A predatory myxobacterium controls cucumber Fusarium wilt by regulating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https://doi.org/10.1186/s40168-020-00824-x)”为题发表在微生物学领域顶级期刊《Microbiome》上。该成果对于了解捕食性微生物-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论文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和通讯单位,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叶现丰和青年教师李周坤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崔中利教授和张瑞福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王辉研究员、植保学院范加勤副教授、生科院曹慧教授和黄彦副教授等参与了该项研究。该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国家重大基础研发等项目资助。
崔中利教授团队近年来围绕捕食性粘细菌的捕食机制及其生态学功能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建立了捕食性粘细菌菌种资源库,筛选获得了多株对多种病原细菌和真菌具有高效捕食能力的粘细菌菌株(Li et al., 2017&2018, Biol Control)。在开展粘细菌珊瑚球菌EGB与植物病原真菌互作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发现了一种新型外膜型糖苷水解酶GluM参与粘细菌捕食植物病原真菌。GluM也是目前已报道的唯一具有糖苷水解酶活性的外膜蛋白。研究结果对阐明粘细菌与植物病原菌互作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微生物学领域顶级期刊《Li Z and Ye X et al., 2019, ISME J》上。
编辑:
阅读次数:2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科学家发现粘细菌是土壤菌群中维持生态平衡的“狼群”
相关推荐
- 我校与Science合作创办《生物设计研究》期刊
- 2019年葡萄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 我校博士生陆超平荣获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人物称号
- 我校理论与计算化学课题组提出1,3-偶极环加成反应双关过渡态模型
- 新校区一期工程市政初步设计完成
- 生科院沈文飚教授团队发现硫化氢调控植物逆境响应新机制
- 校史馆里的公开课:南京农业大学四史教育有“校”
- 土壤日:南农大7位教授共上生态文明公开课 与学生谈天说“地”
- 【防控动态】再接再厉战疫情 齐心协力促发展
- “童年”生长环境决定作物“成年”健康
- 南京农业大学举行2020年“云端”毕业典礼
- 我校在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中取得优异成绩
- 学校召开第十二届党委第四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
- 学校召开网络安全工作第二次推进会暨网络安全攻防演练
- 我校召开2021年度征兵工作动员会
- 南京农业大学召开本学期学生工作会议
- 张兵兵副教授关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城市能源效率关系研究成果取得突破
- 全国MPA学位论文分类与写作研讨会暨第八届优秀论文经验分享会在南京农业大学顺利召开
- 南京农业大学3位老师当选区级人大代表
- 农学院植物激素与基因编辑团队在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和产量方面取得进展
新闻公告
- 校长陈发棣调研走访相关学院 03-16
- 我校召开全国“两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03-16
- 南农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03-14
- 南农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03-12
- 《中国农史》《中国农业教育》召开校内编委会会议 03-11
- 校长陈发棣赴工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03-11
- 学校召开新学期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03-11
- 南农与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03-11
- 南农与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3-10
- 南农送挂职干部赴共建先行县兴化市挂职 03-10
高考招生
- 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