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兰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基础医学院举行第十四届研究生学术年会“精诚讲堂”第二场教师报告会

2021-12-17 0 新闻公告 来源:兰州大学新闻网

2021年12月6日上午,基础医学院第十四届研究生学术年会“精诚讲堂”第二场教师报告会如期举行,继12月4日4讲精彩报告,第二场报告邀请到了新药设计与合成教研室的周雅妮老师、医学动物学教研室的易娟老师以及医学遗传学教研室的李培强老师。学院师生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参与本次报告。同时,来自招生宣传对口省份贵州省15所中学的师生也现场参与了报告。

周雅妮:免疫治疗及进展

免疫学是近几年研究热点,周雅妮老师通过介绍免疫系统,以及免疫系统中最常见的T、B细胞,讲到免疫疗法已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介绍了现今研究较为成熟的将免疫系统应用到肿瘤治疗中的方法,如针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PD-1,PD-L1,CTLA-4的单抗多用于实体瘤,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 T细胞则对血液肿瘤疗效显著,同时也提出,这些治疗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免疫治疗可导致细胞因子风暴(又称细胞与银子释放综合征,是全身免疫失调,免疫效应细胞过度激活,细胞因子释放所引起的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常以发烧,血流动力学不稳,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周老师提到,免疫刺激方式形成免疫应答,反过来也可以应用免疫应答去控制免疫系统,我们应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当中,致力于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易娟:小白菊内酯抑制肿瘤细胞线粒体自噬

易娟老师以“Autophagy in Treatment of Cancer-----Spear or Shield?”为题引入报告主题。她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自噬的定义,讲述了自噬是通过吞噬自身细胞质蛋白或细胞器并使其包被进入囊泡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从而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的过程。之后她为我们介绍了她现在的研究主要是基于PINK1-Parkin通路的调节机制研究线粒体自噬,提出自噬与肿瘤的关系就像“矛与盾”的关系。为了解自噬在肿瘤治疗中究竟是起保护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她通过研究得出线粒体自噬在肿瘤治疗中起保护作用,而应用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 PTL)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线粒体自噬,进而提高了肿瘤药物的敏感性。

李培强:遗传变异、比较基因组和疾病诊断

众所周知,DNA是人类的遗传物质,基因是DNA上的功能片段,与环境等因素共同决定了我们的身高、体重、肤色等容貌特征和味觉、代谢等体质特征,同时也包括我们的遗传性疾病。近年来,基因测序呈崛起式发展,基因测序可以用于易感基因筛查,个性化治疗等等。李培强老师基于他的课题报告了遗传变异、比较基因组和疾病诊断,为我们介绍了人类遗传疾病及研究遗传疾病的关键,介绍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相关历史,基因测序技术问题,还有疾病遗传变异所遇到的困境等,提出了鉴定疾病相关遗传变异的新方向和可利用干细胞进行疾病遗传机制研究等方向,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思路。李老师还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各学科交叉融合,选取感兴趣的方向研究,从而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在交流互动环节,现场师生积极与主讲嘉宾积极互动,提出了诸多问题,主讲嘉宾也毫不吝啬地分享科研经验,如在准备论文时选择可以更直观地展示自己研究结果的实验方法,在试剂选择时也应该选择质量较好的抗体等小细节。对于现场学生来说都是很宝贵的经验。

纵观整场报告,会场师生反响热烈,报告间隙的讨论过程十分精彩,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体现了本次年会“交叉、融合、创新”的主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基础医学院举行第十四届研究生学术年会“精诚讲堂”第二场教师报告会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