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兰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华南师范大学陈金龙教授做客兰州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讲堂”

2022-03-14 0 新闻公告 来源:兰州大学新闻网

3月10日上午,应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金龙做客兰州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讲堂”,为学校师生作了题为“从第三个历史决议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的线上学术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宏伟教授主持。

陈金龙紧扣《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过程,从深刻内涵、来源基础、突出特点、重要功能和实践路径等方面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进行了深刻阐述。陈金龙表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是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意义、历史经验和奋斗精神的自信,这种自信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质、源于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源于对党的百年辉煌历程的历史认知和对历史规律的洞察与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与政党自信、国家自信、民族自信相交织,与现实自信、未来自信相统一,与历史忧虑、历史反思相结合。历史自信发挥着塑造世界大党形象、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提供经验智慧、引导全党全社会坚定历史自信、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等作用。陈金龙强调,要从科学认识和把握党的百年历史、树立正确历史观和党史观、养成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坚定“四个自信”等方面树立并坚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

  杨宏伟在总结中指出,历史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前提与基础,坚定历史自信,才能更好地坚定“四个自信”,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陈金龙教授紧密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坚持大历史观的宏阔视野,运用翔实可靠的历史事实和文献资料,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问题。报告从思想方法、原则遵循、实践途径等方面为我校师生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新闻背景:

陈金龙,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兼任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出版专著7部,合著多部,在《历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70余篇文章被《新华文摘》等刊物转载。2项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等奖,9项成果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特等、一等、二等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华南师范大学陈金龙教授做客兰州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讲堂”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