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兰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CASHL名师讲堂第三十二期《敦煌艺术中的丝绸之路文化传播图》在兰州大学图书馆举办

2021-12-17 0 新闻公告 来源:兰州大学新闻网

12月16日,由CASHL主办、兰州大学图书馆承办的第三十二期名师讲堂《敦煌艺术中的丝绸之路文化传播图》成功举办。

本期讲座邀请了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具有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考古发掘领队”资格证的张景峰教授担任主讲人,由兰州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宋戈主持。讲座以在线直播的形式开展。

张景峰指出,敦煌艺术的产生本身就是中外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结果,敦煌石窟中保存着许多与丝绸之路文化传播有关的内容。张景峰从敦煌艺术与丝绸之路、敦煌艺术中的丝路贸易图、敦煌艺术中的文化传播图这三方面进行讲解,给大家详细地解读了敦煌艺术中的丝路商队休憩、商旅遇盗、大海行船、张骞出使西域、去西域求法的玄奘、从西域而来的僧人佛陀波利求法传法等画面。这些图像见证了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播,也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中华文明也以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胸襟,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繁缛富丽的敦煌文化。每一幅敦煌壁画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敦煌文化所展现出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我们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支撑。

讲座结束后,大家就敦煌艺术的类型、敦煌壁画的内容、壁画中的海上行船图等方面提出问题与张景峰互动交流,张景峰一一作出了细致的解答。

此次讲座同时通过CASHL微信公众号、兰州大学官网、兰州大学图书馆官网及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进行宣传,被陕西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转载,校内外观众人数众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扫码观看回放)

新闻背景: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胜地。2021年10月,敦煌莫高窟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敦煌莫高窟壁画富丽多彩,雄伟壮观,有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亭台楼阁、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反映当时贸易、交通、建筑、舞蹈等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是中国古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艺术史、建筑史等多种学科提供了珍贵的形象史料,成为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因此也被称为“墙壁上的博物馆”“沙漠中的美术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CASHL名师讲堂第三十二期《敦煌艺术中的丝绸之路文化传播图》在兰州大学图书馆举办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