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研究团队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的空气细菌群落:变化及其潜在来源
大气细菌的迁移是影响自然环境细菌多样性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远距离运输和当地风会影响空气中的细菌组成,但偏远、干旱和寒冷的环境,如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地区空气中传播细菌的相关研究还很缺乏,特别是它们的远距离传输过程和机制也还不清楚。
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前沿科学中心2020级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专业博士生齐静(师从刘勇勤研究员、黄忠伟教授)通过采集喜马拉雅山南坡、青藏高原南部和蒙古高原的大气微生物样品(图1),分析了空气细菌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空气细菌群落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主(图2);细菌组成受到海拔、风速和辐射强度的影响,起源于区域环境或由西风模式携带。青藏高原南部空气细菌群落中具有更高的抗紫外线(UV)和低营养条件下形成孢子能力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较高;青藏高原南部频繁发生的降水事件(雨、雹、雪)冲掉了大气中的悬浮颗粒,导致空气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在三个地区中最低(图3)。此外,气团(伴随着微生物细胞)的运动对顺风区(如蒙古高原)空气中细菌群落的变化具有潜在的影响。由于地理临近,气团相互混合,喜马拉雅山南坡与青藏高原南部空气细菌的差异性小于喜马拉雅山南坡与蒙古高原之间的差异;尽管喜马拉雅山被认为是大气中粒子输送的“屏障”,但一些气溶胶粒子仍可以越过山脊和沿山谷输送的方式越过这个“屏障”;此外,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导致了西风在北半球的长程纬向输送,可能存在空气细菌的远距离输送(图4)。该研究为极端环境下空气中的细菌群落组成及其在大范围内的空间变化提供了新的信息。然而,通过空气传播的细菌跨越喜马拉雅山脉到蒙古和其他地区的远距离传输过程仍不清楚。未来的工作将需要在更广泛的样本集中将空气中细菌群落的分子调查与大气化学传输模型结合起来,以便更有把握地确定细菌来源并绘制它们在长时间内的大气轨迹。
近日,该研究成果以“Airborne bacterial communities over the Tibetan and Mongolian Plateaus: variations and their possible sources”为题在Atmospheric Research上发表。兰州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前沿科学中心2020级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专业博士生齐静为第一作者,大气科学学院黄忠伟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是生态学与大气科学交叉研究的结果,由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冰冻圈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完成,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与研究计划(STEP)(批准号:2019QZKK0201、2019QZKK0503)、战略重点研究计划(A)(批准号:2019QZKK050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425004、41771086、41875029)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bgP6cd3S8ppM
图1 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大气微生物的采样点分布
图2 全部气溶胶样本(A)与SH(喜马拉雅南坡)、STP(青藏高原南部)和MP(蒙古高原)三个地区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的门水平相对丰度(> 2%)(B)
图3 喜马拉雅南坡(SH)、青藏高原南部(STP)和蒙古高原(MP)的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比较
图4 采样区域空气细菌运输的示意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兰州大学研究团队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的空气细菌群落:变化及其潜在来源
相关推荐
- 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校长严纯华讲授“辅导员培训第一课”
- 陈岚教授做客兰州大学法学院卓越人才系列讲座
- 第二临床医学院完成2021年迎新活动
- 兰州大学在2020年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佳绩
- 比利时鲁汶大学Ching Lin PANG(彭静莲)教授和比利时圣卢卡斯大学Hans Roels来兰州大学作“丝路审美文化融通”系列学术讲座
- 兰州大学召开全校工作会议 安排部署全年重点工作
-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David Johnston教授为学校师生做线上学术报告
- 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应邀为兰州大学文学院“古文字学”方向强基班作线上学术讲座
- 学校领导走访中国残联
- 第三十七期『管理决策与数据科学研究团队』系列研讨会举行
- 校园卫士,筑牢疫情第一道防线
- 兰州大学聂军胜教授当选国际地层年代校准亚委员会成员
- 省教育厅、省高校工委督察组来我校督查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工作
- 兰大校友双创大赛复赛第一站精彩收官
- 兰州大学举办第三届西部高校计算机学院院长论坛
- 萃英大讲坛第199场报告会——原子核之美举行
- 梦想从这里再启航!——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举行2021届学生毕业典礼
- 我心中的校园建筑——艺术学院2019级环境设计班模型展
- 探索融合发展模式提升创新拔尖能力——大气科学学院举办第七届研究生联合学术年会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项目(子午工程二期)中高层大气探测激光雷达兰州台榆中站建设正式开工
新闻公告
- 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开展研究生宿舍安全卫生检查工作 03-14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人检查榆中校区工作 03-14
- 兰州大学成功加入LHCb实验国际合作组 03-10
高考招生
- 兰州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