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导师课:“学者型”企业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访兰大校友姚高民
问题一:兰大四年求学时光给您带来了哪些影响?
我17岁时来到兰州求学,这里的生活对我来说一切都是崭新的。在家里喝的是井水,到这里喝的是自来水;在家里吃的是粗粮,在这里能吃到细粮;在家里常年洗不上澡,在这里隔一天能洗一次澡。更重要的是,兰大让我知道了我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习首先是要改变自己,通过学习获得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带来自己思维结构的变化。兰大,让我收获了不断学习、不断研究问题的习惯。总而言之,兰大影响了我的一生。
问题二:您为什么觉得大学教育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
虽然一个人获得成长的路径有很多,但我认为,现代文明社会,一个人接受过系统的大学教育才能算得上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历程。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你如果希望在一个文明的现代社会中成为一个文明的公民,你需要上大学,体验这个最主要的教育阶段。不上大学,你可能也会成为某一方面的人才或成就某一方面的事业,但那是凤毛麟角的。大学学习会形成一套更好的思维体系和方法,获得世界观和方法论,会成就自己更好的发展。
问题三:您是怎样成为一位“学者型”企业家的?
我很多合作者都评价我是一位“学者型”企业家,其实这都是和兰大的培养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记得在上兰大的最后一年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指导老师林璋德教授只给我们提出几个课题,让我们自己选择并进行各项论证,这个过程对于培养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影响很大。现在我每天从早晨起来到中午12点前这段时间,都会用来看书、独立思考问题。我与企业和社会上的人的往来,一般都排在下午3点以后,独立思考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现在遇到问题,我也会自己先想明白,自己来推演,把这个问题研究透彻。我半生商海闯荡,从事的方向与我所学的生物专业都没有直接关联,但是我一直保持了兰大学生研究学习的思维习惯。
我所创办的大德集团也是一家“学习型”企业。就在这个年终岁尾,集团一如既往设立了“新年度大德集团学习计划”,每周聘请不同领域的专家来授课、鼓励员工考取各种证书。希望员工将学习当成一项工作和终生要务。今年一次活动中,我提出了以“学习、创新、稳健、质量”作为大德集团发展的基本要求。我认为,只有学习才能创新,只有学习才能知道稳健发展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只有学习才能做到高质量发展。
问题四:您毕业后从事过教师、政府机关秘书、报社编辑等工作,这段经历对您日后创业有哪些影响呢?
除了在兰大的求学经历对我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外,走向工作岗位后我经历的几项工作对我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包括教师、政府机关秘书、报社编辑等。其中在陕西省人才预测与规划领导小组的那段工作经历也对我的人生历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那是一段充满理性也充满激情的青春岁月,那是一段既需要宏观视野又需要微观思维的工作历程。我们对全陕西省境内的政府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技工学历以上毕业学生的情况进行普查。根据普查制订未来20年陕西省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根据规划来制订当时陕西省小学至大学教育发展的政策。在这项工作中,我获得了前瞻性思维,就是预测未来,并根据预测,来规划当下应该做什么的能力。在之后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我也是一直用这样一个思路在指导自己的各项决策。
问题五:这种前瞻性思考与您“行大道,获大德”的企业理念有关联吗?
是的,这是一种深刻的内在哲学关联。如果你希望你的企业在100年之后依然很好,那你今天必须走一条稳健的路。什么是稳健呢?就是如何将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就是在法律的框架下做事情。公司创建初期,就定下“行大道,获大德”这样一个企业发展理念。只有行大道,才能获得人生的价值,实现人生的梦想,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和人们的尊重,企业才能进一步更好的发展。到今天我们还是用“行大道,获大德”这一理念指导着企业发展的各项决策。
问题六:为何您从体制内的工作转向下海经商?
上世纪90年代初创业和当下创业截然不同,当时选择创业的人很少,你如果选择创业,你就像站在一群穿着黑白衣服人群里穿着黄衣服的人。当时经商的各种审批手续都很难办,不少人也在看你热闹,等着你摔跟头。我当时顶着压力,决定创业,其实就一个原因——家里太穷了。当时上有老、下有小,还要供弟弟上大学,当时太需要钱了。体制内的工作有限的工资也无法改变窘迫家境,所以我就决定要下海经商。下海经商时我定下一个目标:三年挣个万元户。后来,没想到我三个月就成为了万元户。我开过小饭馆、卖过杂货、卖过木材……生意就这样一步一步做起来了。
问题七:常年从事跨国投资、贸易的经历带给您哪些思考?
1996年我在非洲考察投资项目;后来我又到南美地区做机电、服装生意;之后在中亚地区做石油设备和燃料油的进出口贸易,演化成投资中大中国石油公司炼油项目。现在我们公司的投资项目遍布海外很多地方。
这种跨越国界的经历带给我三方面的思考。首先,在海外投资的经历拓展了我的视野,深刻影响和塑造了我的商业理念,让我在思考任何问题时,都喜欢站在地球仪面前打开思路,而不是被周围的围墙或群山遮蔽目光;第二,这些经历让我对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的变化感受很深,感受到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的崛起、中国的自信、中国的贡献,现在走到世界很多地方都有中国的符号,我认为这份中国自信来源于中国人的勤劳,这种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努力,让我们越来越强大;第三,我从这些经历中也认识到,在海外投资时一定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和法律,也要尽可能多地聘用当地的人员,尽可能要利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来生产产品,所以我建议我们国家要进一步完善海外投资的法律体系,加大对民营企业金融、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
问题八:您对大学生的毕业选择有什么建议?
毕业时就业、创业还是继续学习深造,这没有固定标准,因人而异。想继续深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也非常好,想先就业再深造也好,都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情况来定。不管怎么选择,都要有一种精神和勇气,既要有在北京上海一线城市努力拼搏的勇气,也要有在中亚、西亚、非洲这些欠发达地区开饭馆的精神;既要有在兰州吃牛肉面的精神,又要有到非洲吃香蕉的想法。这样的人生会更加丰富多彩、绚丽夺目。作为一个兰大毕业生,要有创新的精神,就是大胆地跨出新的人生步伐,开创新的人生天地。
问题九:您对“国通杯”赛事有哪些期待和建议?
我担任“国通杯”全球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初创组评委会主席,看到本届“国通杯”全球校友创新创业大赛还是有很多优质项目。但同时我也看到,很多选手并没有站在投资者视角进行项目路演,这是选手们的短板。站在投资者视角,首先要向投资人说明你的项目的科研水平、创新水平是不是世界顶级的;其次要向投资人说明你的科研、经营、发展团队的构成是一个怎样的水平;最后要告诉投资人你有多少轮融资计划、投资人如何退出等长期的规划安排。
从整体上看,我认为“国通杯”兰州大学2020年全球校友创新创业大赛,真正体现了校友会的价值,这个开端非常好,这次活动非常成功。我祝愿兰大全球校友创新创业大赛能够办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代表性,越来越引领创新前沿,越来越引领产业延伸,越来越引发广泛共鸣!我也希望2021年的全球校友创新创业大赛从现在就开始筹办,用一年的时间向社会广泛告知、广泛征集,同时也希望兰大能够牵头和组织成立全球校友创新创业大赛“赛事基金”。
人物简介:
姚高民,兰州大学1979级生物系校友,陕西校友会副会长,生命科学学院校友分会副会长。现任陕西大德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海岳纵横文化(北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局主席、中亚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大德慈善基金理事长等职。受聘兰州大学、西北大学客座教授,兼任西北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名誉院长和西北大学中亚学院院长等职务。受邀担任“国通杯”兰州大学2020年全球校友创新创业大赛评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创业导师课:“学者型”企业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访兰大校友姚高民
相关推荐
- 学校召开2022年“双一流”人文社科建设座谈会暨文科学院院长会议
-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暨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报告会
- 马大勇教授应邀为文学院师生作讲座
- 兰州大学离退休教职工第七届金色阳光体育节闭幕
- 孟杰教授做客“萃英大讲坛”第一百九十五场报告会
- 陶景侃教授做客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知行讲堂
- 兰州大学张宝庆研究小组成果在Water Resources Research发表
- 后勤保障部召开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座谈会
- 暨南大学刘涛教授应邀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作线上学术讲座
- 【科学头条】兰州大学学者揭示胃癌转移新机制
- 严纯华、陈发虎、张东菊等研究组成果入选2019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布置近期工作
- 兰州大学举行姚檀栋院士聘任仪式
-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领导来兰州大学调研
- 学校领导调研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观测台站
- 兰州大学周又和教授撰写的英文专著被国际著名出版社出版
- 陆军边海防学院张东晓副院长一行来我校洽谈合作事宜
- 我的名字叫国庆
- 学校领导到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调研
- “点亮希望,为爱奔跑”兰州大学公益马拉松活动落幕
新闻公告
- 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开展研究生宿舍安全卫生检查工作 03-14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人检查榆中校区工作 03-14
- 兰州大学成功加入LHCb实验国际合作组 03-10
高考招生
- 兰州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