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刘涛教授应邀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作线上学术讲座
6月22日晚,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涛教授,应邀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举办了一场题为“隐喻与转喻的作用模型——从语言到图像”的线上讲座。本次讲座由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晓程主持,学院部分教师、本科生及研究生近300人参加。
刘涛在讲座伊始开宗明义地说: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两种基本思维活动方式——转喻和隐喻之间,存在着一种“对话”意义上的相互影响模式。以图像修辞为例,两者在修辞实践上呈现出一种嵌套结构和互动模式。如何更好地理解这种基于图像修辞学意义上的“对话”?刘涛以众多图像案例作为样本,并对其视觉修辞手法进行解析。通过案例介绍,刘涛指出某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瞬间或者说是新闻聚像背后修辞构造是复杂的,视觉隐喻和视觉转喻以“合力”的方式影响并塑造了读者对于事件的理解。
如何理解视觉修辞手法中两种重要的修辞方式?刘涛认为究其本质而言,两种修辞手法区别在于本体与喻体是否处在同域认知域。换言之,对于隐喻的理解应当给予一种相似性形成跨域映射关系,而对于转喻的理解应当基于邻接性形成同域指代关系。在同学们对于两种主要视觉修辞手法形成了基础概念后,刘涛进一步就本次讲座的主题:“隐喻与转喻的作用模型——从语言到图像”进行了更为深入地讲解。
刘涛进一步提出隐喻与转喻的作用方式正是基于叙述层的概念。换言之,隐喻和转喻作为两种建立不同事物间关系的方式,起到了打开意义“缺口”的功能,从而使得两个平行叙述层之间的意义流动成为现实。最后,刘涛讲到了“转喻层/隐喻层之间的作用模型”,他指出,根据视觉隐喻和视觉转喻之间的认知过渡方式,转喻层和隐喻层之间存在两种基本的作用模型:一是基于单域转喻的视觉隐喻模型,二是基于双域转喻的视觉隐喻模型,其区别在于始源域和目标域是否同时存在转喻结构。
在交流环节中,刘涛与学院师生进行了问答互动。多位同学就视觉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支撑,以及修辞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等话题展开提问。刘涛指出,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符号世界和系统当中,修辞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权力的运作过程和深层结构。刘晓程对讲座进行了总结,他对刘涛的精彩演讲表示了感谢,并就修辞的对话哲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认为转喻与隐喻的双轴叙事系统,不仅是我们认识图像世界的理论工具,更是我们与世界对话、促进世界变得更美好的重要理论方法。他还向刘涛发出新的邀约,希望今后继续支持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各类学术活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暨南大学刘涛教授应邀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作线上学术讲座
相关推荐
- 饶子和院士应邀来校进行学术讲座
- 兰州大学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获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肯定
- 南京大学王欣然教授做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年第十五期“格致?勤学”论坛
- 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征集活动落幕
- 兰州大学研究团队从全基因组水平揭示超旱生无芒隐子草的耐旱和二型花的分子机制
- 文学院负责人一行在合作市看望校友
- 管理学院举办市场营销与消费者行为第八期前沿学术论坛
- 甘肃省高校“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集体备课在兰州大学举行
- 2021年西部地区高校产业联盟会议在兰州大学召开
- 兰州大学参加教育部直属系统离退休工作视频通气会
- 兰州大学举行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
- 兰州大学开展第四届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评选
- 兰州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青年医生荣获2020年“全国第九次BITC口腔种植大奖赛-骨增量主题”优胜奖
-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入选“一带一路”研究特色智库名单
- 校友工作办公室举办校友基金工作培训会议
- 尊师重教结硕果 桃李满园吐芬芳
- 兰州大学勾晓华教授被授予“甘肃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 2021 LZU/Thieme Chemistry Symposium在兰州大学举行
- 草原标准初审会议在兰州大学召开
- 高小康教授应邀为文学院学术周作网络学术讲座
新闻公告
- 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开展研究生宿舍安全卫生检查工作 03-14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人检查榆中校区工作 03-14
- 兰州大学成功加入LHCb实验国际合作组 03-10
高考招生
- 兰州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