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2020年年会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人类学的实践”学术研讨会举办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2020年年会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人类学的实践”学术研讨会于7月20-21日在青海师范大学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兰州大学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心、青海省心理学会、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承办。参会代表70余名,分别来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山西医科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呼伦贝尔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云南大学、延边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北方民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兰州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民族心理与行为”研究团队等高校、科研机构,共收到会议论文37篇。
大会开幕式由青海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李美华教授主持,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赵海兴致欢迎辞。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吴金光莅临大会并致辞,对在疫情特殊情况下本次年会如期举行表示祝贺,对心理人类学专委会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杨红伟、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晓华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心理人类学专委会主任、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首席专家李静教授从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社会服务、日常工作等方面,向大会详细汇报了心理人类学专委会在2019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在主旨发言环节,西安外国语大学金志远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常永才教授、甘肃政法大学马进教授、延边大学严秀英教授、山西医科大学薛云珍教授、温州医科大学蒋柯教授分别对创设国家“民族团结进步节”的建议、基于民族多样性的铸牢共同体意识、文化文明与民族心理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学校多元学习共同体的建构、新冠疫情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logistics分析以及从文化建构到智慧建构等为题做了精彩发言,与会代表就上述发言展开热烈讨论。
大会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教育与文化心理”、“多元文化与社会发展”三个分论坛,与会代表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心理、民族文化、民族认知、民族认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等议题分享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本次研讨会延续历次会议的传统,注重对青年学者的培养,专门组织“青年学者论坛”,为仍在学习、积累阶段的青年学者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大会从提交论文的青年学者中选择3位代表进行了发言,与会专家结合他们的报告和与会青年学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对青年学者前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意见和建议,促进了青年学者的成长和研究队伍的发展。
会议闭幕式由上届会议承办方呼伦贝尔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王毅教授主持。各分论坛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分享学术成果,表达对下次会议主题、内容的期待。李静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感谢全体代表和会议工作人员为会议召开所做的努力,并展望下次会议。延边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严秀英教授着朝鲜族民族服装,隆重接棒举办下一届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并代表下一届年会的拟承办方向全体与会代表和学界同仁发出了诚挚邀请。
会后,结合会议交流内容,由兰州大学李静教授团队、青海师范大学李美华教授团队为骨干的“高原民族心理与行为研究团队”,深入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开展调查研究,确定了今后联合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和近期任务。
新闻背景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下设的36个专委会之一,于2014年11月19日批准成立,挂靠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兰州大学李静教授担任专委会主任,杨文炯教授为副主任,刘继杰任秘书长。
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由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国家民委等四部委批准设立,基地工作依托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学研究所展开。兰州大学徐黎丽教授任基地主任,李静教授任首席专家。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高原民族心理与行为研究团队”,成立于2019年,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静教授为团队负责人,成员组成由李静教授团队与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美华教授团队为骨干,主要从事与青藏高原地区有关的民族心理与民族社会发展的相关研究工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2020年年会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人类学的实践”学术研讨会举办
相关推荐
-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课题申报的选题设计与论证”学术讲座
- 学校召开院长工作例会 聚焦本科教学、校区建设、绩效分配、巡视整改议题
- 学校领导“七一”前夕走访慰问老党员
- 兰州大学举行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轮训结班仪式
- 阿部优子教授做客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论坛
- 全国政协常委、科教卫体委员会主任袁贵仁率调研组来兰州大学调研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彭勇教授课题组研究工作被Advanced Science News报道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罗亚丽研究员为兰州大学研究生讲授《气候变化科学概论》
- 兰州大学参与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工业物料成分实时在线检测仪器的开发和应用”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 国家卫健委授予兰州大学刘立善同志“全国卫生健康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称号
- 【治学大家谈】张宏福院士:如何做个合格的研究生?
- 致敬“两弹”伟业 献礼党代会——兰州大学中标重大科研项目
- 兰州大学高水平武术队代表甘肃大学生在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武术(大学组)比赛中勇夺首金
- 兰州大学获批4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兰州大学举行“任继周草业科学奖励基金”捐赠仪式
- 2020“循证社会科学”科学研讨会在兰州顺利举行
- 不负韶华 强国有我——我校周锦宇同学荣获2021年“最美大学生”荣誉称号
- 学校领导调研党支部建设参加部分党支部活动
-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获批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管理学院师生受邀参加第七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测评专业委员会年会
新闻公告
- 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开展研究生宿舍安全卫生检查工作 03-14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人检查榆中校区工作 03-14
- 兰州大学成功加入LHCb实验国际合作组 03-10
高考招生
- 兰州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