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大家谈】张宏福院士:如何做个合格的研究生?
人的一生面临许多角色的转变,为人子女、学习工作、婚姻生活、为人父母等等。如何扮演好人生不同时期不同的角色对每一个人都是个现实的课题。今天只简要聊聊如何做个合格的研究生。
其实这个问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早就有过精彩的比喻,他将抓兔子的过程比喻为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过程。有人由此衍生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之区别的“兔子理论”。网上还有许多很有趣的版本,感兴趣的学生一搜索便知。
我个人理解研究生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有两点最为关键:独立思考、勤学善问。独立思考(包括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批判性思维)应该贯穿于学习和研究的每一步。学习过程中免不了要阅读文献,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汲取营养?唯有独立思考。阅读一篇文章一定要理解这篇文章好,好在哪里?不足,不足之处在何处?数据解释是否合理?结论是否靠得住,支持结论的证据链是否可靠?如果自己重写,哪些需要改进、哪些能够改进、如何改进?只有这样才能说真正读懂了文章,才能从中汲取营养。
论文选题是读研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因为选择一个合适即既有创新性又现实可行的课题是研究生能否取得理想进展和按时毕业的前提,研究生必须参与其中。最理想的是研究生能独立思考,自己选题,导师给予必要的建议。如果尚没有能力自己选题,最好是给予自己的建议或想做什么事的想法,导师帮你选择。再不济导师帮助选题,但研究生必须弄明白导师为什么要选该课题,通过怎样的途径完成课题。
勤学善问中的勤学自不必多言,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大发明家爱迪生的一句名言:天才是1%灵感加99%汗水。天才尚且如此,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无师自通毕竟是少数,问就显得非常重要。有问题一定要问,而且要尽早问。你不问别人怎么会知道你不会。这里要说的是善问巧问。例如问导师一个实验问题,最好是预先思考有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导师从中选择可行的、最好的、或组合最合适的。这样远比自己什么也不知道,问导师,导师提供一个方案要好得多,也记得牢,理解得深。
这就是我的两点愚见!如果对大家有所帮助,甚慰。
(作者简介:张宏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教授。)
相关链接:
治学大家谈专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治学大家谈】张宏福院士:如何做个合格的研究生?
相关推荐
- 北京语言大学方铭教授应邀为文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 祁小龙教授等中国专家牵头制定肝脏疾病三维可视化国际共识
- 兰州大学学者在“一带一路”法律研究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中国企业涉外法律风险防控专题研究》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 兰州大学组织1月8日青海门源6.9级地震科学考察
- 学校召开榆中校区管委会2021年上半年工作会议
- 校领导检查指导新学期本科教学工作
- 兰州大学研究团队从全基因组水平揭示超旱生无芒隐子草的耐旱和二型花的分子机制
- 四川大学雷汉卿教授来兰州大学作学术交流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统战工作研究分会在兰州大学成立
- 学校召开第十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举行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第二次辅导会
- 兰州大学信息学院举办“学长话成长”论坛第八讲
- 中国海洋大学吴立新教授应邀为兰州大学师生作泛第三极科学系列讲座第一讲
- 甘肃省政协人资环委主任王军一行来兰州大学黄河研究院开展专题调研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召开学院战略发展委员会第二届全体会议
- 2019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植物生物学联合学术年会在兰州大学召开
- 萃英学院关心关注欧美交流学子学习生活
- 胡航校友应邀为文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 兰大一院两案例入选2021年度中国现代医院管理典型案例
- 兰州大学举行李灿院士聘任仪式
新闻公告
- 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开展研究生宿舍安全卫生检查工作 03-14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人检查榆中校区工作 03-14
- 兰州大学成功加入LHCb实验国际合作组 03-10
高考招生
- 兰州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