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成立 致力建成全球研究潮州文化的高端平台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并发表重要讲话接近一周年之际,为传承发展潮州文化,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9月16日,“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成立仪式及发展建设研讨会在我校石牌校区举行。我校校长宋献中、党委副书记夏泉,我校校董、广州路翔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柯荣卿,我校教授詹伯慧,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以及来自省内外其他高校、文化机构和企业的近60名专家和企事业代表参加了成立仪式。
(揭牌仪式)
宋献中在致辞中指出,暨南大学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学校坚持“侨校+名校”发展战略,以“中华文化播八方”为己任,不断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发展工作新格局;潮州文化不仅是一种地域文化,其人文现象更与整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分不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重要讲话为深化潮州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引。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是暨南人与海内外潮州人的共同使命,潮州文化研究院在暨南大学的成立正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和潮州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
宋献中表示,潮州文化研究院依托“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平台成立,未来将立足“大潮州”文化概念,以潮州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新为使命,充分利用协同中心多学科交叉的学科资源,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与人才优势,突显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历史研究与现实实践结合、政-校-企协同创新的特色。研究院将通过培养和汇集全球潮州学与相关学科高端研究与应用人才,建成全国乃至全球研究潮州文化的高端平台、海外内潮州文化传承传播的重镇,切实推动新时代潮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其在全球的传播与发展。
(宋献中校长为陈平原教授颁发院长聘书)
在成立仪式上,陈平原被聘任为潮州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暨南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程国赋被聘任为潮州文化研究院首任理事会理事长。潮州文化研究院下设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理事会由协同创新中心及海内外关心支持潮州文化发展的机构负责人组成,学术委员会由年富力强、能实际参与研究院工作的海内外潮州文化研究的专家和学者组成。 陈平原、林伦伦、陈鸿宇、谢湜、吴承学、陈斯鹏、王璜生、陈晓锦、张应龙、林爱珺、黄挺、黄景忠、陈海忠、林朝虹等教授,以及企业家石广生、媒体人孙爱群、戎明昌等18人被聘为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陈平原表示,作为潮州人,他高度肯定乡贤饶宗颐先生对潮州学的提倡,愿意大力推动潮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肯定潮州文化的背景下,充分调动潮商和潮州文人的力量,借助暨南大学与港澳的紧密联系,在暨南大学成立潮州文化研究院,既能够打破潮州文化研究在潮汕三市因地域观念隔阂所带来的限制,又能够借助与暨南大学在港澳的影响加强与海外潮人的联系,更好推动潮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为推进潮州文化研究院的长期发展,暨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潮州文化研究基金支持研究院的建设发展。据基金会秘书长梁燕介绍,潮州文化研究基金将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项目策划等多个方面支持研究院的发展。在科学研究方面,支持学校编制潮州文化研究课题指南、建设潮州文化人才库;在人才培养方面,重点扶持资助潮州文化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培养和学位论文的撰写,持续推动潮州文化研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实践;在社会服务方面,基金努力推动研究院的智库建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潮州文化的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在项目策划方面,基金重点推进建设潮州文化高端论坛、潮州文化创新、创意、创业大赛、潮州文化丛书等。
柯荣卿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作为潮州文化发展基金的首笔捐款。柯荣卿在捐赠仪式上指出,暨大地处广东,作为侨校,加强包括潮州文化在内的岭南文化研究,推动岭南文化的创新发展,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与建设,促进中华文化在港澳台和海外的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他表示,作为校董,作为一位在潮州古城出生、长大的潮州人,支持研究院的建设发展,是一种情怀,也是一份责任。他呼吁有更多的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能共同出心、出力、出资,参与、支持研究院的建设和潮州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年青人,尤其是海内外潮州人的后代能到暨大研修潮州学。
(柯荣卿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作为潮州文化发展基金)
在潮州文化研究院建设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潮州文化传承和创新问题进行了研讨,从如何深化潮州文化的系统研究、加强潮州文化的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的结合、促进潮州文化的创新发展、以潮州文化为纽带加强海外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
(文/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郑焕钊 陈瑞迪 图/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邓铖昉)
责编:李伟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成立 致力建成全球研究潮州文化的高端平台
相关推荐
- 校友翟健捐赠1000万元 设立“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创实教育发展基金”
- 学校党委荣获全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
- 全国第22!我校38个学科入选软科2019“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 暨大学子“典”亮信仰 让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冒热气”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次专题会议
- 暨南大学114周年校庆获捐赠1.22亿元 启动“更卓越、更国际、更美好的暨南”行动倡议
- 跑出加速度!2020年暨南大学“十大新闻”揭晓
- 学校党委召开扩大会议 学习传达近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全会精神
- 全球暨南人献爱心强信心 接力抗击新冠疫情
- 我校8项作品获广东教育好新闻奖 一等奖两项
- “学代会”“研代会”持续深化改革 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 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暨南学子和妈妈的战“疫”家书
- 暨大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 暨南大学张红教授荣获2020年“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 我校在广东省“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践行核心价值观”实践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佳绩
- 促进中南美洲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 校领导出访苏里南、古巴
- 百年侨校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张鸿巍:明确国家监护制度,为未成年人保护兜底| 新京报专栏
- 喜报!我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获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两优一先”表彰
- 赵细康:在百年新征程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