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巍:明确国家监护制度,为未成年人保护兜底| 新京报专栏
▲韩国电影《熔炉》截图。
文 |张鸿巍
作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基本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自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以来,历经两次修订之后,迎来了第三次修订。与前两次相比,此次修订亮点频出,尤以明确国家监护最为耀眼。
据新京报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里确立的国家监护制度明确,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能履行监护职责(包括监护人利用子女乞讨、未成年人被长期虐待等情况)时,由国家承担监护职责。
未成年人较为弱势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国家除要向其提供与成年人类似的人权保护外,亦须额外提供与其身体及心智发展相符的特殊人权保护。后者被明确写入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作为公约签约国,为进一步契合国际公约要求及接轨世界通行惯例,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此次修订中明确提出国家监护概念,将其与家庭监护并列,作为后者必不可少的兜底补充。同时还明确了具体监护主体:各级民政部门承担临时或者长期监护职责。
此次修订,既是我国对未成年人实施宪法性保护的具体落实,本质上也是我国在国家监护理念构建与制度完善层面的深刻实践。
衡量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尺纵然纷繁复杂,但对未成年人这类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可能最易引发公众较为强烈的感同身受、普遍关注和集体焦虑,直击内心深处的柔软。
胡适先生曾道,“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这句话流传甚广,体现了法治文明国家有序介入公民生活的标尺。
进入新时期,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国家监护的兜底价值便显得尤为紧迫,特别是在流动人口高位徘徊、婚姻质量不甚稳定、养育方式有待提升的现实当下更是如此。而国家监护的长期缺位,或为未成年人保护的死穴之一。
各国在未成年人保护上,大体上经历了自由放任主义、福利国家介人主义及家庭功能伸张主义等阶段,未成年人司法创设及其运作多是基于对“国家亲权”这一理念的认识与践行。
“国家亲权”原意为“终极父母/监护人”、“国家之父”、“超级父母”或“国家父母”。由此而来,国家有权力和职责来确保儿童的健康、安全及福利。依其法则,国家是在未成年人父母及监护人无力或懈怠亲权时,化身“国家父母”通过强制力强势介入,实现对未成年人照护的目的。
一旦未成年人遭遇虐待或照管不良时,国家可援用公权力剥夺这些人的亲权,紧急、强制地介入、干涉其成长过程,采取一系列措施将亟须救助和监管的儿童置于控制之下,以实现对其未来财产(儿童)的最大化保护。
不难看出,国家实际担负着亲属法中父母亲权所延伸出来的权利与责任。此时,儿童与国家之间便建立起类似父母—子女的拟制关系,后者通过法院、检察院、矫正机构及儿童福利机构来具体实现国家监护。
护“未”周全,慰“未”心安。此次《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明确将国家监护纳入其中,打通了未成年人监护的最后一公里,值得举首戴目。
□张鸿巍(暨南大学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连接:https://mp.weixin.qq.com/s/u3-bHPzzCfWFw0N6haTiSQ
责编:苏运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张鸿巍:明确国家监护制度,为未成年人保护兜底| 新京报专栏
相关推荐
- 【迈向高水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打通理论与实践 让应急研究更“接地气”
- 我校1.3万余名新生报到!便捷服务、精美礼包迎萌新
- 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年会在暨大召开 新增19所联盟会员高校
- 我校布局首个海外校园,云端签订暨南大学日本学院合作共建协议
- 刘颖: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内容
- 百年侨校以创新为引擎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新学期集体学习会议 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 我校骨干教师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参加首期国情研修班培训
- “薪火相传育新人——党史进校园系列讲座”启动仪式暨第一讲在暨南大学举行
- 林如鹏书记宋献中校长为2021级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不负青春韶华 勇担时代使命
- 新体验!2020届暨南大学毕业生“云答辩”
- 校长宋献中一行赴澳拜会何厚铧、贺一诚、傅自应和崔世安,携手共育湾区人才
- 我校一流学科转让新药成果获批临床 成果转化工作成效明显
- 学校党委书记林如鹏拜会董事会副董事长何厚铧、贺一诚和崔世安
- 中央统战部在我校召开校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2019年度考核暨“一报告两评议”会议
- 我校举行2021年教职工庆“五一”、迎建党100周年、建校115周年环校跑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汪一洋一行调研我校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
- 学校召开2020年秋季中层干部会议布置新学期工作
- 教师节前夕校领导走访慰问老领导和高层次人才代表
- 我校与五邑大学共建“非人灵长类大动物疾病模型研究联合实验室”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