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与力鑫药业深化产学研合作,以1亿元转让暨大1类新药JND32066项目开发权
6月8日,暨南大学与广州市力鑫药业有限公司举行“‘双一流’学科产学研合作暨化1类新药项目成果转让签约仪式”,共建“药物研发联合实验室”,并以1亿元人民币转让暨南大学化1类创新抗肿瘤药项目JND32066成果的全球市场独家开发权利。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周木堂,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巡视员梁加宁、广州市力鑫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悦译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暨南大学副校长叶文才、洪岸,力鑫药业邵黎明董事等领导和嘉宾参加了仪式。会议由叶文才主持。
签约仪式上,宋献中和高悦译分别代表双方签订《化1类创新抗肿瘤药项目JND32066合作开发合同》,洪岸和邵黎明分别代表双方签订《广州市力鑫药业有限公司与暨南大学“双一流”学科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签约仪式现场)
根据协议,力鑫药业以1亿元人民币受让我校化1类创新抗肿瘤药项目JND32066成果的全球市场独家开发权利,并进一步投资合作推动该创新药物的开发上市。双方早期合作研究表明JND32066在体内药效、药物动力学性质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成药性及市场开发前景。同时,力鑫药业还投入1000万元人民币与我校“一流学科”丁克教授团体共建肿瘤免疫新药研发技术平台--“药物研发联合实验室”,通过校企深度合作,计划在未来3年内产出5-6个全球首创的一类新药项目。
宋献中首先对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和力鑫药业等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学校围绕“一流学科”打造的生物医药优势学科群,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推动下,主动全面服务国家和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他期待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围绕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深化产教融合发展,依托公司现有研发管线加速新药开发上市,实现临床治疗需求,服务广州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悦译在致辞中表达了对暨南大学母校的拳拳感恩之心。并表示力鑫药业不断充实和发展生物医药上下游产业链,加强和完善研发管理机制及研发团队建设,全力打造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优秀生物医药企业。早在2017年,力鑫药业已与丁克教授团队开展以肿瘤免疫靶向治疗药物产品为主攻方向的合作。此次签约,标志着力鑫药业与暨南大学的合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他坚信双方的合作一定能实现互利共赢,并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梁加宁表示,广州市近年来出台了一系政策,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和国际化发展,形成了“两城一岛”为核心、“三中心多区域”协调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格局。他认为,暨南大学与力鑫药业达成“一流学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对进一步实现高校科技成果在穗转化落地,促进生物医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创新资源集聚,推动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合作前景光明,并表示全力支持。
周木堂指出,暨南大学一直在生物医药学科领域具有创新优势,并大力推进创新药物和生物技术方面的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突出成绩。此次校企合作,达成1类新药项目成果的转让开发,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是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的重要举措。希望双方优势互补,创新产教深度融合机制,聚焦广东省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发展急需,聚集多方资源,加快推进合作取得成效,服务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
双方签约前,JND32066成果完成人、暨南大学药学院院长、药物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丁克教授还介绍了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成效和双方主要合作内容。他表示,该学科团队已构建了一个集药物化学、化学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和药效学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等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科研设施完善的药学和化学生物学研究平台。近年来,该学科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药物成果,并实现转化。他还强调,JND32066早期数据显示显著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且针对FGFR、Trk等前沿靶点的活性揭示了广泛的瘤谱应用空间。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中国药学会、广东省律师协会、广州农商银行和广东科技报,以及我校科学技术研究处、对外联络处、药学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领导和嘉宾参加了签约仪式。
(文/科学技术研究处 图/党委宣传部 闫芳)
责编:李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暨南大学与力鑫药业深化产学研合作,以1亿元转让暨大1类新药JND32066项目开发权
相关推荐
- 话剧《风雨侨批》在大礼堂演出 为暨大思政教育注入“侨”元素
- 跨洋连线打破围墙 基础医学院开展“云端教学比武 ”
- 暨南青年热议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七大的贺信
- 暨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再生医学联合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评估“优秀”
- 暨南大学百年红色印记专题展览全景式、沉浸式开启 “爱党爱国爱校”教育新模式
- 暨南大学入围QS世界大学排行榜 名列全国第33位
- 我校召开国家社科基金工作会议 着力推行“高原建高峰”开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局面
- 【中华文化传四海】我校校友、新加坡华侨张原天博士捐赠1000万推动中华文化传播
- 暨南大学举办2021年就业文化节 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中华文化传四海】我校主办的“翰墨·侨情”——海内外名人名家书画作品邀请展在澳门开幕
- 陈联俊:网络空间党的政治建设问题探析
-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22年新会计与专业课程思政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 全国第一!我校获批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暨南大学召开
- 学校党委召开工作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赵友斌:中华文化走出去,从国家领导人讲话翻译说起
- “侨校”+“侨乡”!暨南大学帮扶五邑大学打造大湾区腹地高水平理工人才培养基地
- 挖掘学科中的红色基因 讲好“无语良师”特殊党课
- 抓住新机遇、融入大时代——《人民日报》刊文讲述暨南香港青年创业故事
- 高大伦做客百年讲堂解谜三星堆 揭开古蜀传奇的神秘面纱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