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再生医学联合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评估“优秀”
近日,科技部国际合作司通报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20年度评估结果,暨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再生医学联合重点实验作为示范性基地获评“优秀”等级。据悉,全国共698家基地进入评选,其中104家获评“优秀”。
暨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再生医学联合重点实验于2007年4月成立,是两校以机构联合的方式共建的校级实体联合实验室;同年12月获批再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为我国第一个依托粤港两地高校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8年8月成为广东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重点科研机构(联合研发中心);2009年8月获批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 基地。参与该国际合作基地建设与运行的团队包括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衰老与再生研究院及临床医学院的学术骨干。
(暨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再生医学联合重点实验室揭牌)
近五年,该基地先后与德国波恩大学、韩国延世大学、波兰科学院人类遗传研究所、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等开展高水平科技合作。新签署国际科技合作协议13份,在执行期的国际科技合作协议8份,主办国际会议 28 次。现设有交叉学科再生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再生医学和发育生物学硕士点以及中德合作的“再生医学与发育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双学位培养方向。
近年来,该基地获批项目总经费9816.79万,其中国家、省部级国际合作科技计划项目共11项,总经费1590万。在Nature、Cell Stem Cel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85篇,授权专利15项,出版专著7部(其中中外合作署名4部);获省部级科技奖3项,国际、全国及省行业与协会奖5项。建成中德硕士双学位获德国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资助。
暨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再生医学联合重点实验是集省、部、国家级平台为一体的粤港实体科研合作国际平台;是以粤港机构联合共建的平台创新运行模式,开展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引领国际科研合作、人才培养,优秀人才汇聚与引智的示范型国际平台。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责编:李伟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暨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再生医学联合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评估“优秀”
相关推荐
- 我校西部计划项目办在全国考核中获评“优秀”
- 卢文刚:主体承担责任与公共政策支持可配合
- 暨大附属第一医院举行40周年院庆 立足湾区建设高水平医院
- 我校召开北京校董座谈会 董事长万钢出席
- 暨南大学文创院发起“2020疫情百人语”大型网络公益活动 面向全球传播抗疫正能量
- 暨南英雄“面对面”直播 抗“疫”故事感动全球校友
- 突出“标杆”引领!暨南大学首批“十大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立项结果出炉
- 暨南大学校区工作联席会议在番禺校区召开
- 吴非:?应对美国“媒体战”,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的经验值得借鉴
- 第十届学校党委第四轮巡察完成反馈,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 张振江:美国:最大问题是政府,政治衰败是源头
- 暨大12个党组织、工作室入选全省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和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
- 暨南大学与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举行共建研究生培养产教融合基地签约暨挂牌仪式
- 思政教育还有这样的“打开方式”
- 我校微视频作品《入党为民——张德昌》入选教育部关工委2021年“读懂中国”优秀作品
- 奥运冠军陈艾森、谢思埸与学生共话:“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 【暨南主题教育进行时】“四结合”推进学习全覆盖、研究阐释出实效 我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莅临我校视察指导工作
- 【暨南主题教育进行时】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杜新山做客“暨南学习论坛” 解读《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
- 【中华文化传四海】中华文化月系列活动启动 30余个文化展位展现中华文化精粹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