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学子用青春筑牢防汛“安全堤”
七月以来,我国多地经受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考验,防灾抗洪刻不容缓。践行志愿者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从“三下乡”到“返家乡”,文学院学子投身防汛队伍,为家乡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坐标桐城:大家的安全是我的责任
2019级汉语言文学占红艳同学的家乡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金神镇,自2020年7月起,安庆市内连日强降雨,导致湖水位猛涨,部分农田被淹,道路积水阻断,引发村庄被水围困的危机。在危难关头,占红艳加入志愿者团队,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在安置点内,她安抚受灾群众,掌管安置点的钥匙,防止受灾群众私自外出;同时作为安徽师大文学院的一名大学生,她承担起为安置点内小学生检查作业、讲解难题的责任。同时,她配合特警,采取“一家一代表”的形式发放午饭,关心村庄内的老人,做好服务,为生命和生活筑起双重防线。
坐标铜陵:大雨冲不垮心中的桥梁
2019级汉语言文学卓越语文教师实验班的应之辰在7月1日参加了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董店中心学校防汛救灾工作。
自工作起,应之辰与志愿者团队一起为安置点居民带去干净衣物,帮助他们度过这一艰难时刻。同时,应之辰帮助安置点的学生辅导作业,保障孩子们的学习不受汛情影响。应之辰说:“有时候,伟大的贡献往往来自微小的帮助,乐观向善,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内心产生的道德信仰会迸发出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大雨磅礴无情,人间温情犹在。
坐标六安:志愿中淬炼无悔青春
汛期以来,文学院赴六安市防汛调研团队,开展了多项志愿服务。2018级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的朱慧琳同学和2019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周莹同学,配合当地政府,奔赴抗洪救灾第一线,做好防汛后勤工作,进行物资分配,并挨家挨户进行慰问。
在全部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朱慧琳和周莹亲身体验了防汛工作的艰难,也亲眼目睹了灾情下的居民,这些都让她们更加坚定了为防汛助力的决心。“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多关注时事,关注民生。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并且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本领,增长才干,为以后进入社会做铺垫。” 朱慧琳说道。团队的实践事迹也受到舒城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志愿我先行,青春正当时。文学院学子在实践中奉献青春力量,在风雨中收获历练成长,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奉献精神,用自己的行动承担起青年责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文学院学子用青春筑牢防汛“安全堤”
相关推荐
- 校领导深入一线调研学生返校情况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相互砥砺 你我同行”系列线上直播示范课专辑活动
- 附属中学举行学生返校工作高三全体教师培训会
- 法学院召开党委扩大会
- 良师指导 师生共进:教科院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师指导下高效进行
- 文学院教职工在全国“书香三八”读书征文活动及校“书香天使”读书活动中获佳绩
- 附属中学师生在2020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再获佳绩
- 体育学院举行2020届考研达国家线同学指导视频会议
- 附属中学召开新学期教职工动员大会
- 安徽师范大学“创意港”众创空间入驻项目荣获长三角G60九城市女性创业项目大赛十佳项目奖
- 我校师生积极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
- 美术学院积极做好毕业生考研和就业推进工作
- 学校赴武警芜湖支队开展“八一”慰问活动
- 张庆亮校长率队赴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调研
- 美术学院举行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答辩暨工作培训会
- 我校荣获安徽省省级线上教学示范高校
- 线上教学求质量,相互砥砺共前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创新线上教学方式方法纪念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一周年
- 《中国社科报》专版头条刊发我校庄华峰教授学术研究成果
- 《光明日报》连续刊发我校李琳琦、胡传志教授理论研究文章
-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回母校调研
新闻公告
- 聚力青春守护安全,计信学院师生同上一堂网络安全课 09-16
- 学校召开专题会议布置2020年迎新工作 09-15
- 学校召开省委巡视整改动员部署会 09-14
- 外国语学院师生精神饱满上好新学期第一课 09-14
高考招生
- 安徽师范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师范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皖江学院招生简章 08-05
- 安徽师范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