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报》专版头条刊发我校庄华峰教授学术研究成果
7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历史学”专版头条刊发了我校历史与社会学院庄华峰教授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明清时期长江下游流行病及其防治》。
全文以权威史料为依托,通过详实的数据和例证,系统梳理分析了明清时期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流行病给当时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以及诱发疫情泛滥的各类原因。作者总结认为,明清时期的政府及民间组织之所以能够在流行病防治工作上取得一定成效,主要取决于“各级官员积极应对”“民间力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医学较为发达”“制度的保障作用”等因素。同时,文章又在深入研究后指出:“在救治过程中,(政府及民间组织)又往往采用巫术祈神驱疫,结果使疫情更为严重。而借疫敛财、助纣为虐的丑恶现象也屡禁不绝,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们防治疫灾的能力,给国家治理带来严重挑战。这种情况在明清长江下游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
据悉,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时期江浙地区的疫灾防治及其当代启示”阶段性成果。而该项目属于国家社科基金于2020年首次设立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专项,全国仅获批74项,我校为安徽省唯一立项高校。
现将全文阅读链接附录如下:
原文阅读地址: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科网:
http://www.cssn.cn/skjj/skjj_jjgl/skjj_cgyb/skjj_kfdt/202007/t20200727_5160698.shtml?COLLCC=349762864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社科报》专版头条刊发我校庄华峰教授学术研究成果
相关推荐
- 化材学院师生踊跃收听收看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
- 物电学院党委召开党支部委员业务培训会
- 学校召开研究生教育大会
- 数统学院布置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毕业生返校工作
- 我校杰出校友曹进德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 双线联动,用心传承:文学院学子在实践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校党委常委会传达学习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
- 物电“先锋”筑牢学生返校疫情防控“红色防线”
- 文学院党委开展“知史担责”党史教育日活动
-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回母校调研
- 学校召开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会
- 校党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有关会议文件精神
- “特殊”的毕业音乐会--2020届非师范专业音乐会纪实
- 地旅学子同上“战‘疫’思政大课” 反响热烈
- 数统学院举办2020年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启动式
- 学校举行庆祝第36个教师节“师大好老师”代表座谈会
- 历社学院疫情期间第二课堂活动不断线
- 同心协力,共克难关——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线上教育活动
- 教科院召开硕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全员培训会议
- 物电学院组织“锡镀物电 芯火相传”分专业师生欢送会
新闻公告
- 聚力青春守护安全,计信学院师生同上一堂网络安全课 09-16
- 学校召开专题会议布置2020年迎新工作 09-15
- 学校召开省委巡视整改动员部署会 09-14
- 外国语学院师生精神饱满上好新学期第一课 09-14
高考招生
- 安徽师范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师范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皖江学院招生简章 08-05
- 安徽师范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