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与安徽省卫健委举行共建公共卫生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
2月18日上午,在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卫健委)举行了中国科大与省卫健委共建公共卫生联合实验室的签约仪式。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参加仪式并讲话。校长包信和,党委常委、副校长杜江峰、罗喜胜参加签约仪式,国务院联防联控第十二指导组组长、中国疾控中心原主任王宇应邀出席。
党委常委、副校长杜江峰和省卫健委副主任杜昌智代表双方签署共建合作协议。
包信和在讲话中表示,中国科大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践行“科教报国”的初心使命,积极应对挑战,组织力量联合科技攻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国科大和省卫健委共建公共卫生联合实验室,双方在人才团队、研究基础、生物样本和数据等方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他代表学校感谢安徽省的各级领导对中国科大的大力支持和充分信任,学校一定把联合实验室建好,在人员、条件各方面予以保障,使联合实验室在支撑疫情防控工作和提升安徽公共卫生水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王宇表示,在全国上下投身疫情防控的特殊时刻,安徽省卫健委和中国科大共建公共卫生联合实验室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对抗疫情,要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注重科研攻关和临床、防控实践相结合,尽快拿出切实管用的研究成果。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医疗机构和疾控部门更应实现在科技攻关方面的实践价值,大学要充分发挥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的作用,形成合力联合科技攻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邓向阳在讲话中指出,安徽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工作形势,坚决把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特别是围绕中央“提两率、降两率”要求,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目前,安徽省的疫情防控工作有理有序开展,疫情被有效控制。依托省疾控中心和中国科大生医部共建联合实验室,是强化疫情防控科技支撑的有力举措。希望联合实验室对标国家战略,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服务“健康中国、健康安徽”总体目标,打造成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高地。
根据协议约定,学校与安徽省卫健委共同建设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的联合实验室将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构建全省医教研防创新与转化平台,为实现健康安徽和健康中国提供保障。
(党政办公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科大与安徽省卫健委举行共建公共卫生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
相关推荐
- 第八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第九次工作会议
- 校领导检查学校科研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
- 中国科大研究揭示五大连池火山区尾山火山高分辨岩浆囊形态和部分熔融状态
- “墨子号”实现基于纠缠的无中继千公里量子保密通信
- 中国科大在半导体深紫外LED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中国科大离退休干部党委、老年大学相继开展庆祝“七一”活动
- 中国科大附一院获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称号
- 中国科大在神经细胞极性维持的分子结构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中科院建院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
- 我校被评为“细胞出版社2019中国年度机构”
- 中国科大采用真空光镊实现单个微纳粒子质量和位置的高精度测量
- 中国科大揭示奥陶纪末生命大灭绝新机制
-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天文尺度的量子干涉
- 杨卫院士为我校2019级本科生作“科学与社会”研讨课主题报告
- “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集成工程设计研究”项目中期检查在我校举行
- 一个特殊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后勤党总支举办“为湖北拼单”主题党日活动
- 等离子体宏观制备石墨烯取得突破性进展
- 中国科大在单一手性碳纳米管的长共轭结构合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我校举办学工系统心理咨询师心理技能进阶培训
- 中国科大实现量子态在非相干操作下的转化
新闻公告
- 2.5-5um波段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研制成功 08-20
- 中国科大-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今日正式开园 08-17
-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十四五”发展研讨会召开 08-17
- 中国科大首次发现磁通量绳内部的磁场重联 08-17
- 第二届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线上赛成功举行 08-15
高考招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