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um波段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研制成功
红外观测是天文研究的重要手段。长久以来,我国红外天文研究发展受限于优良台址和探测器的缺乏。国内红外探测器技术起步较晚且发展相对滞后,加上国外在红外设备方面对中国的商业限制,使得我国红外天文发展严重落后。
随着近年来我国天文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中国天文界拥有红外天文观测能力的愿望也更加迫切。近期我国多项大型光学红外天文观测设备项目获得天文界支持,为了保证这些大型设备建设成功后,顺利高效地开展红外观测仪器的研制和红外天文的观测研究,必须对相关候选站址进行红外天光背景的测量。在红外波段的天光背景辐射强度很大程度上限制着红外望远镜及其他观测设备的一些重要性能,如巡天深度、能够观测的极限星等、天文成像系统曝光时间等。
由于地面大气的吸收效应,地基红外望远镜只能从若干大气窗口进行观测。2.5-5um是热红外波段的开始,是地面观测的重要窗口L和M波段的所在区域。
图1地面红外可观测波段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坚课题组带领的光电探测技术团队经过两年的攻关,根据InSb探测器在2.5-5um波段上高响应的性能,利用线性可变滤波片在此波段线性可变的特点完成了此波段上连续扫描观测的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由于天光背景强度极其微弱,探测器输出信号低于nA量级,采用锁相放大技术成功提取出淹没在噪声中的信号;为了降低探测器暗电流的影响,探测器制冷到-150℃以下;为了克服由于仪器带来的背景热噪声,进行了适应低温的斩波器和光学设计。团队攻克了微弱信号检测,高增益灵敏放大,暗流及背景噪声抑制,高真空低温封装,高精度数字锁相放大等关键技术,相关成果于2020年8月13日发表在JATIS上【J. Astron. Telesc. Instrum. Syst. 6(3), 036001 (2020) 】。同时申请专利“用于窄波段连续红外光谱扫描的天光背景测量装置和方法”并获得授权,专利号:ZL201810845379.4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7/1.JATIS.6.3.036001
图2光学模型和测量仪外形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物理系、科研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2.5-5um波段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研制成功
- 上一篇:食品安全守护行动——饮食服务集团开展食品安全系列主题活动
-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 中国科大发现脑内负责压力应对行为的神经元
- 中国科大揭示光合固碳关键酶RuBisCO组装的精细调控机理
- 以色列驻沪总领事及夫人再次访问我校
- 中国科大夺得ISC20国际大学生超算竞赛冠军
- 中国科大在生物医学光声成像方向取得研究进展
- 中国科大在分子链体系的单光子超辐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测量设备无关的高维量子导引
- 中国科大在金刚石量子模拟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 中国科大在《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再次发表长文综述
- 我校举行2019级新生心理骨干岗前培训
- 邓向阳调研中国科大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并慰问一线科研人员
- 我校2020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圆满结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双创基金”学生管理团队正式组建
- 中国科大飞秒激光结合自组装复合加工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 学校召开附属第一医院党建融合工作座谈会
- 中国科大发现自然杀伤细胞促进胚胎发育的转录调控新机制
- 人文素质教学研究部召开新文科建设研讨会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留校学生临时团支部开展清明节祭扫活动
- 中国科大第十二届党代会2019年年会暨第十届教代会第一次会议闭幕
- 中国科大在基于主族S区元素发展高活性电催化氧还原反应催化剂方面取得进展
新闻公告
- 2.5-5um波段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研制成功 08-20
- 中国科大-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今日正式开园 08-17
-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十四五”发展研讨会召开 08-17
- 中国科大首次发现磁通量绳内部的磁场重联 08-17
- 第二届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线上赛成功举行 08-15
高考招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