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院士为我校2019级本科生作“科学与社会”研讨课主题报告
12月11日下午,浙江大学杨卫院士应邀为我校2019级本科生作《力大之道——作用于有形与无迹之间》主题报告。这是学校“科学与社会”研讨课第3场主题报告。校党委书记舒歌群到场为杨卫院士颁发了本科生“科学与社会”研讨课主题报告纪念牌。教务处常务副处长曾长淦教授主持报告会,2019级全体本科生到场聆听。
首先,杨院士从墨子到亚里士多德再到牛顿,介绍了力学研究从古至今、从中国到西方的发展历程。“力——形之所以奋也”是《墨经》中对力的描述,有学者认为,墨子给“力”的定义是牛顿第二定律的雏形。而在西方,几位里程碑式人物极大推动了力学的发展,从百科全书式学者亚里士多德、近代试验科学先驱者伽利略,再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后者的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物理界的科学观点。
之后,杨院士进一步介绍了“力,万物之作用也”。力学分为理论力学和应用力学两条发展路线,理论力学最终走向现代物理,而应用力学发展成为工程科学与技术科学。钱学森曾说:“工程科学主要是研究人工自然的一般规律,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主要探索基础理论的应用问题。”杨院士从狭义相对论力学、确定性与混沌、量子化、广义相对论力学、质量的溯源、跨尺度力学六个方面介绍了牛顿力学的批判,这也是对牛顿力学的一种突破与发展。
报告最后,杨院士用生动详实的数据图给同学们展示了我们生活的三元世界,物理空间、生命空间与赛博空间(Cyberspace)的相互交织。一些新兴交叉力学科学在交织接连处诞生,比如生命力学、信息力学,从而不断拓展力学研究的边界。力学发展从建构体系、辐射应用,再到形意融通。宇宙之大、基本粒子之小,从物质到精神,力无所不在。
在随后的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杨院士从物理学、哲学等多个角度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整场报告会杨卫院士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力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最后报告会在全场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教务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杨卫院士为我校2019级本科生作“科学与社会”研讨课主题报告
相关推荐
- 《永怀初心》微电影首映式在我校举行
- 中国科大研制耐受温度变化的超弹性和抗疲劳碳纳米纤维气凝胶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STAR组在高能核物理实验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第六届图书馆密室逃脱——奇妙有趣的书库之夜
- 中国科大在《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再次发表长文综述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校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到中国科大先研院调研
- 中国科大在分子链体系的单光子超辐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学校召开2020年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项工作会
- 我校网球队在全省大学生体育联赛网球比赛中夺得男子团体冠军
- 学校巡视整改第三督导组赴有关单位开展督导工作
- 中国科大离退休干部党委、老年大学相继开展庆祝“七一”活动
- “离校不离学”,我校春季学期正式开课
- 中国科大附一院首批10名医务人员今日出发驰援湖北
- 校友企业接续捐赠,多维支持防疫工作
- 郑永飞院士当选国际地球化学学会会士
- 中国科大在夜间光诱导负性情绪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 巡视整改领导小组召开第六次会议
- 返校复学稳而有序,教育教学稳中求进——研究生院全力做好疫情期间研究生返校复学、教育管理和教学改革工作
- 学校召开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工作推进会
新闻公告
- 2.5-5um波段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研制成功 08-20
- 中国科大-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今日正式开园 08-17
-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十四五”发展研讨会召开 08-17
- 中国科大首次发现磁通量绳内部的磁场重联 08-17
- 第二届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线上赛成功举行 08-15
高考招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