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首次实现天文尺度的量子干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和浙江大学王大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Marlan Scully、德国维尔兹堡大学Sven Hofling、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Jonathan Dowling、上海纽约大学Tim Byrnes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验观察到量子点单光子和太阳光之间的双光子干涉、量子纠缠以及非定域性。该研究工作把独立光子之间的量子干涉实验扩展到相距1.5亿公里的两个独立光源,首次在天文学尺度上检验了量子统计原理的普适性,并给出了热光场量子化的直接实验证据。这一研究成果近日以“编辑推荐”的形式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独立光子之间的量子干涉是很多量子信息技术的基础。这个现象无法用经典的电磁波理论解释,而必须把光场量子化处理。1997年以来,潘建伟和同事们通过对单光子空间、频率和时间等量子态的相干操纵和精确滤波,在国际上引领了多光子纠缠和干涉独立的发展,并系统性地把它应用于量子隐形传态、远距离量子通信、现实条件下安全的量子密钥分发、光学量子计算等。目前,国际上报道的研究工作已实现了多种光源间的量子干涉,包括参量下转换、离子阱、冷原子系综、量子点等。实现独立性越来越高、距离越来越远的光源间的量子干涉,可以为量子力学基础检验和长距离量子通信等应用提供新的平台。
中国科大研究团队首次提出用太阳这一天然的远距离热光源进行量子光学实验。为了清晰地观察到高对比度的量子干涉,实验的主要挑战在于发展高性能单光子源和多自由度量子擦除技术。潘建伟、陆朝阳等通过脉冲共振激发微腔耦合的单量子点,制备了国际上单偏振、高效率、高纯度和高全同的综合性能最优的单光子源。在基础上,团队发展了超窄带滤波、超快时间甄别、探测门控、单模空间滤波等一整套量子擦除技术,实验观测到了超过50%的经典极限的高达80%的干涉对比度,清晰地证实了热光的量子化性质,在天文单位的尺度上检验了量子玻色统计原理的普适性。进一步,研究团队制备了太阳光光子和量子点单光子之间的保真度达0.826的纠缠态,并利用这一无共同历史来源的纠缠光子对进行了贝尔不等式检验,实验得到了大于3倍标准偏差的违背,再一次验证了量子力学的非定域性。
国际评审专家评价了这一工作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实验”(a fascinating experiment),“一个里程碑式的实验,第一次探索了来自星光的量子现象”(a milestone experiment and explores for the first time quantum effects using light from stars)。“一个非凡的成就,可能对未来的研究产生巨大的影响……打开了探索全新现象的道路。”(a remarkable achievement. It could have a big impact on future researchandthus will open the way to probe entirely new effects)。英国物理学会Physics World网站、美国物理学会的Physics杂志、美国光学学会的Optics & Photonics News杂志、Phys.Org等国际权威学术和科普媒体该工作进行了专题亮点报道。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安徽省、上海市科委、教育部等单位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3.080401
英国物理学会Physics World报道:https://physicsworld.com/a/quantum-sunlight-experiment-could-shed-light-on-stellar-astrophysics/
美国物理学会的Physics报道:https://physics.aps.org/synopsis-for/10.1103/PhysRevLett.123.080401
美国光学学会报道:http://www.osa-opn.org/home/newsroom/2019/august/quantum_experiments_reach_for_the_sun/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科研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天文尺度的量子干涉
相关推荐
- 学校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
- 我校召开2020年本科学业指导专家工作会议
- 中国科大在单一手性碳纳米管的长共轭结构合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中国科大在基于主族S区元素发展高活性电催化氧还原反应催化剂方面取得进展
- 学校召开巡视整改中期推进会
- 我校全面推进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技司副司长李金生专题调研我校博士后工作
- 中国科大首次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多重非经典关联的同时分类
- 【战“疫”一线】中国科大附一院累计治愈出院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已超三分之二
- 中国科大实现千赫兹级谱线分辨率的单自旋顺磁共振
- 中国科大首次解析人类溶酶体维生素B12外排蛋白ABCD4的电镜结构
- 中国科大第十二届党代会2019年年会暨第十届教代会第一次会议闭幕
- 中国科大提出“矛与盾”式生物竞争启发的高韧性微结构力学设计方案
- 中国科大开学第一周全面推进线上教学
- 中国科大关于巢湖水华蓝藻天敌的研究取得进展
- 中国科大在分子的量子纠缠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第九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STAR组在高能核物理实验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毕金初为新提任中层干部作专题辅导报告
- 中国科大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激发态载流子复合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新闻公告
- 2.5-5um波段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研制成功 08-20
- 中国科大-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今日正式开园 08-17
-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十四五”发展研讨会召开 08-17
- 中国科大首次发现磁通量绳内部的磁场重联 08-17
- 第二届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线上赛成功举行 08-15
高考招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