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与沟通教学研讨会在清华召开
清华新闻网11月7日电 (通讯员 王小芳)11月2日,清华大学举行写作与沟通教学研讨会,邀请开设写作课的国内外高校交流相关课程建设的经验,研讨写作与沟通能力提升途径。来自普林斯顿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国内外10余所高校与清华近50位写作沟通类课程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石加东 摄
会上,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写作与沟通》课程负责人彭刚教授首先代表清华大学欢迎各高校参会代表,尤其是感谢普林斯顿大学写作中心的教师对清华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彭刚向参会高校代表介绍了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课程开设的背景。他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清华成立了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旨在将《写作与沟通》课程做成、做好。到2020年,该课程将覆盖全体本科生。彭刚结合近期参加2018中美中学校长论坛时的调研成果,强调写作与沟通的能力培养是本科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写作的训练首先是思维的训练。对于课程的建设目标,彭刚说,一方面是通过严格的小班化教学等课程环节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指导和写作沟通能力提升;另一方面,要借助专职教师丰富的学科背景,将写作与沟通课程建设成一门通识课,帮助学生以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世界、看待问题,同时将写作与沟通能力的提升作为最重要的产出。最后,他希望国内高校能够加强交流沟通、互相支持、相互启发,努力在写作与沟通这个非常重要的人才培养层面有所作为。
彭刚致辞 石加东 摄
研讨会上,首先邀请普林斯顿大学写作项目副主任朱迪·斯旺(Judy Swan)博士介绍普林斯顿大学写作项目的发展情况。她围绕普林斯顿大学写作项目的四个要素——“教什么”(what)、“在哪里教”(where)、“谁来教”( who)、“如何教”(how),向大家介绍普林斯顿大学写作项目的探索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建议参会人员基于以上四个问题思考本校写作课程建设。基于四个要素,普林斯顿大学写作项目明确聚焦研究性写作(what),以写作研讨课(Writing Seminars)和写作中心一对一个性化指导为主要模式(where),以教师和高年级的学生为写作课程授课主体(who),将项目主任、教师、高年级学生等整合入写作项目,建立了一个具有普林斯顿大学特色的系统的写作训练平台。
朱迪·斯旺发言 石加东 摄
研讨会还邀请复旦大学副教授才清华、清华大学教务长特别顾问David Zupko、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邓耿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陈天嘉博士、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李蓝教授和副教授杨果、上海科技大学张蕴贤博士分别就国内高校的写作与沟通类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主题发言。各位参会教师还就国内外高校写作课程开设的现状和前景、以及写作类课程开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进行了讨论。
写作与沟通教学研讨会与会各校代表合影 石加东 摄
作为清华大学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行动方案之一,清华大学自今年秋季开始,首次面向2018级新生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刘勇(格非)和历史系教授、教务处处长彭刚共同担任该课程负责人。为了开设好这门课程,清华大学于7月4日正式成立了“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目前已聘请了4位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专职教师,面向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钱学森力学班、烽火班本科新生以及经管学院、生命学院部分本科新生,开设4个主题的写作与沟通研讨课程。从第9周开始,来自不同院系的教师开始面向全校大一学生开设6个主题的写作与沟通研讨课。清华大学正在探索建立以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专职教师为主、院系合作教师为辅,按照统一课程要求展开的写作与沟通系列研讨课程。自宣布开设写作与沟通课程以来,国内很多高校十分关注清华写作与沟通课程的建设进展。为了加强国内写作与沟通类课程教学的交流,积极推动国内高校该类课程建设,清华大学特组织召开了此次研讨会。
供稿:教务处 编辑:襄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写作与沟通教学研讨会在清华召开
相关推荐
- 零的突破!中国新型类脑计算芯片首登《自然》封面
- 清华大学举行2019年机关后勤正职干部任职集体谈话
- 【主题教育】中央第一指导组调研清华大学主题教育整改落实工作
- 【迎新花絮】围棋史最年轻的“七冠王”柯洁:梦想伊始,一切皆有可能
- 同力协契,共克时艰 自动化系师生党员迎来第一次线上组织生活
- 生命学院戚益军研究组报道叶绿体逆行信号调控拟南芥microRNA生成的重要机制
- 清华大学召开职工队伍人事制度改革宣讲会
- 2018清华西门子日活动举行
- 【组图】清华大学第十届国际文化节开幕
- 清华大学与华为公司签署科技合作框架协议
- 生命学院王一国团队揭示嗅觉受体调控糖代谢稳态的重要机制
- 纪念闻一多先生诞辰120周年展览在清华大学开幕
- 清华大学联合打造“创领中国”项目入围2019年“改变世界创新大奖”
- 清华大学新技术概念汽车研究院管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 清华大学2020年国际合作与交流暨港澳台工作会召开
- 【在线教学进行时】“十大神器”加持,上课力满格!
- 环境学院举办“水与发展纵论”首期论坛
-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正式成立 清华大学担任联盟首届主席学校
- 核研院段茂盛合作在《科学》发文探讨《巴黎协定》下碳市场机制规则制定中的双重计算问题
- “清华三农讲坛”举办2019年“农村调查研究奖”颁奖暨暑期农村调研成果交流会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