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同济,如何拥抱全世界?校外办主任为新生院九大学堂学子作主题讲座
12月11日,学校外事办公室主任于雪梅面向大一新生作了题为《身在同济,拥抱全世界》的主题讲座,盘点在校期间的国际交流机会,解读我校国际交流政策,帮助新生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学业发展。来自新生院九大学堂的300名学生聆听了讲座。
于雪梅以同济大学国际合作交流现状开篇,从同济大学对德合作的历史渊源到国际化战略步入快车道,从我校12个国际合作平台学院到加入的16个国际联盟,再到我校师生国际往来的精彩回顾,一张张鲜活的图片彰显了我校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她介绍,2019年我校赴境外交流学生达4243人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出国(境)率大约占4成、6成、8成。
随后,于雪梅围绕“机遇与行动”,详细介绍了在校期间的国际交流机会和路径,通过展示校际交流项目、申请条件、报名时间与流程,让同学们走近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切实感受到“身在同济,拥抱全世界”。她叮嘱同学们首先要充分做好专业、语言等方面的准备,规划好自己的学业发展,广泛搜集相关资讯,并最终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于雪梅还介绍了德国周和德国音乐周、德国啤酒节、法国文化周、意大利嘉年华、西班牙立体阅读等校内国际交流活动,建议同学们多多参与,为了解外国文化打下基础。
提问环节现场气氛热烈。“申报非英语地区交流必须会当地语言吗?”“申报学校对专业有限制吗?”“可以同时报不同语言区的大学吗?”新生们结合各自专业志趣积极提问。于雪梅逐一耐心解答,告诉同学们语言其实是交流过程中最小的障碍,只要用心去交流,用心去感悟就会有所收获。
聆听了整场讲座,新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有了更多憧憬。济美学堂工科试验班学生董家瑞表示,于老师的讲座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处于校园中的我们有机会一窥外面的世界,也引发了我们对国际交流的向往。济人学堂医学试验班学生许博瑞说:“于老师的耐心解答解开了我关于医学生是否适合出国留学的疑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身在同济,如何拥抱全世界?校外办主任为新生院九大学堂学子作主题讲座
相关推荐
- 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⑥∣以党建为引领,全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群建设
- 同济大学代表队获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2枚金牌,首获Best Software奖项
- 大理州委书记陈坚一行来校访问
- 新时代@教育|同济大学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 校领导赴江西看望慰问在赣工作的选调生
- 得知许诗琨在抗疫一线火线入党,他的父亲第一时间写来家书——“你今后的人生路还很长……”
- 同济大学翼驰车队2020新车发布,完成多方面重大技术革新
- 再捧“优胜杯”,同济学子6项作品全国“挑战杯”决赛获奖
- 同济大学与嘉兴市举行深化合作会谈会
- 吴启迪教授在2020中国自动化大会上作主题报告,讲述“自动化的回顾、思考及愿景”
- 赵国华、赵红颖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为绿色、高效水处理技术提供新方法
- 我校师生作品“灿-VOLCANO”参展2018“卢卡双年展”
- 课程思政②|拓土深耕 木已成林——土木工程学院“重点改革领航学院”建设纪实
- 附属同济医院肾脏内科余晨教授获“德医双馨医师”荣誉
- 矢志原始创新,用科学理论为重大建设提供坚实支撑?——记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李杰
- “科研就像一场奇妙的探险旅程”——记同济大学2021年“追求卓越学生奖(本科生)”获得者刘佳琦
- 国内首场网络法公开课在同济举行
- 伍江: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势在必行
- 【上视新闻综合】夜线约见:让“方舱医院”成为“抗疫方舟”
- 同济大学入选教育部100个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名单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