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陈杰:面向复兴大业 加强课程思政 培育时代新人
12月15日,教育部在南京大学举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调研推进会,交流研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落实情况,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出席会议并讲话。我校校长陈杰在交流发言中介绍了学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培育时代新人的相关举措。
陈杰表示,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以系统观全面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深化“育人”和“质量”内涵,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坚持抓好“导向”这个全局变量,抓牢“质量”这个核心变量,重点建设5个课程思政领航学院,形成6个示范专业、13支特色改革领航团队;遴选资助134项课程思政教改项目,打造31个示范专业“课程链”,包括93门精品课程和244门示范课程,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教改典型案例和教学成果。“下一步,同济大学将持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做实各类课程课程思政要求,做深各专业课程思政指南,总结成果、形成范式。”
以下是陈杰所作的发言内容。
面向复兴大业 加强课程思政 培育时代新人
同济大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以系统观全面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深化“育人”和“质量”内涵,取得明显成效。
抓好“导向”这个全局变量
一是班子成员带头推动。这学期,学校主要领导领衔推动“中国道路”品牌课程升级,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学科专业,讲授中国在道路交通、人工智能、城乡建设、医学健康等领域的发展成就,让学生更深刻体会到中国道路的优越性,以身示范推动全校课程思政改革守正创新。
二是与时俱进因势而新。学校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手抓、两手硬”,既同向同行,也贴近实际、富有时代气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要求,我们发挥学科特色高度契合的优势,开展理论研究,加快理论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建设“两城”概论课程,积极服务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建设。
三是以“互联网+”赋能。学校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鼓励教师用新技术、新媒体吸引数字化生存的大学生,提升教学导向性、亲和力。汪品先院士等一批专家教授示范引领,带头主讲《科学、文化与海洋》《桥梁工程科技与文化》等慕课,选课人数破万,获得校内外学生的一致好评,增强了学校课程思政辐射影响力。
抓牢“质量”这个核心变量
一是以教改促质量。投入专项经费促进课程思政改革,坚持学生中心,探索激发能动性为导向的主体性教学模式、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提高综合素质为导向的实践型教学模式。重点建设5个课程思政领航学院,形成6个示范专业、13支特色改革领航团队;遴选资助134项课程思政教改项目,打造31个示范专业“课程链”,包括93门精品课程和244门示范课程,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教改典型案例和教学成果。
二是以名师提质量。在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大类管理的联动机制下,邀请200多位高层次领军人才走进课堂,发挥大类导论课作用,既传授学科基础和专业前沿,也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95岁的董鉴泓教授坚持编著教材,被200余所高校选用。在学生社区全覆盖建设驻楼导师工作站,知名教授带动专业育人力量和育人资源有机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第一线。每周二下午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每月组织“教师沙龙”,邀请名师分享课程思政心得,提升教师思政觉悟和育人水平。
三是以实践促质量。打造品牌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书本、走近社会。积极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持续打造“梦想教室”“使命与担当——社会实践创新竞赛”等精品项目,每年过万人次参与,使青年学生将个人发展自觉融入伟大复兴进程。
抓实“范围”这个增值变量
一是课程上全覆盖。以教学大纲修订为抓手,要求所有课程教师结合中央精神、国家战略、红色传承等进行“立德树人”内涵设计,推进课程思政全面落地,构建横向覆盖所有专业的课程思政群、纵向贯穿培养全过程的课程思政链,形成完整体系。
二是学段上重贯通。通过课程思政资源共享、融合延展,构建本研一体的课程思政课程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主渠道。土木工程学院在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工程伦理》综合素养课程中,融入哲学辨识等,升级为面向工程专业硕士的素养课程,让学生获益匪浅。全面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新模式,主动前移大学教育资源,形成同济特色的家国、人文、科学系列贯通培养的通识课程体系。
三是发展中树标准。推动课程思政向“专业思政”“学科思政”延伸,由点到线及面拓展建设。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编制完成国内首部《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制定每门课程立德树人达成指标,融入学业要求。联合36所高校院系成立了“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联盟”,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下一步,同济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做实各类课程课程思政要求,做深各专业课程思政指南,总结成果、形成范式,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校长陈杰:面向复兴大业 加强课程思政 培育时代新人
相关推荐
- “中国红?昌化鸡血石特展”开幕
- 同济大学2021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举行
- 附属同济医院赴贵州省黔西县人民医院开展义诊,双方签署医院协作共建备忘录
- 并肩共出力,携手齐战“疫”——同济大学统一战线在行动
- 翁祖亮、杭迎伟一行视察人工智能餐饮原型实验室
- 同济团队荣获2019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一二三等奖
- 继续教育学院推出同舟共济E课堂直播公益培训讲座
- 德国工程院院长来访
- 同济师生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同济大学全面启动嘉定校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将历时三天
- 徐小春、陈德铭一行来校访问
- 第十届“同声唱响”研究生歌手大赛决赛暨2020届研究生毕业晚会在“云端”圆满举行
- 学校举行基础教育专家咨询会
- 校领导读书班专题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历史
- 同济大学郭重庆院士荣获第七届管理科学奖特殊贡献崇敬奖
- 同济专家深度参与云岭西项目咨询
- 同济大学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 “以美而育,向美而生”,新生院济美学堂推出学科美育5大专场讲座
- 通专融合大类培养,五育并举初显成效,新生院积极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
- 同济大学推进“教育思想大讨论”,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