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同济大学 > 新闻公告 >

国内首场网络法公开课在同济举行

2018-11-01 0 新闻公告 来源:同济大学新闻网
      10月26日,以“新时代,新规则”为主题的网络法公开课全国巡讲第一站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一·二九礼堂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主办,腾讯研究院与同济大学法学院承办。这是国内首场以网络信息法为专题的公开课,旨在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和网络空间法治化的重要思想,通过政法新媒体的创新形式广泛传播新时代网络法治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让更多青年学生以及社会大众了解互联网法治建设历程,掌握更加全面、前沿的网络信息法理论知识和产业趋势。
      此次网络法公开课采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传播科学、文化的TED演讲新形式。监管部门、学界和产业界的7位嘉宾登台,就法律与产业关系、平台责任、人工智能的法律挑战等前沿交叉话题,多角度切入网络信息法,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复杂的问题讲透彻、讲鲜活,让在场600多名同济师生快速了解网络法面貌,并激发了学生们深入研究的热情。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会长李林在活动上表示,公开课是一次有益的实践,用适应网络时代传播规律的方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带来的全方位变革、挑战,以及如何构建与科技、产业创新融合、结合的新规则,深入浅出地描述出来;用学生们更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正能量浸润“网络原住民”的心田,培养契合时代需要的人才队伍。
      同济大学副校长江波在致辞中谈到网络法公开课走进校园,面向青年学生们传播网络信息法知识和理念,培育学术新人,对于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推进互联网法治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学校在建设一流大学过程中,将进一步加强法学主干学科和基础学科的建设,积极发挥学校的多学科优势,推动网络与信息法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在致辞中分享了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腾讯研究院对于产业发展与政府监管法治建设关系,并表示公开课有利于引导学生们关注产业实践,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提升。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汉华,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互联网法律中心主任张平,腾讯研究院产业经济中心主任李刚,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互联网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薛虹,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法制工作处处长李菁菁,爱奇艺法律部法务总监胡荟集分别围绕“管住底线,放开上限”“探索新的‘代码之治’”“ 要给机器人署名”“ 互联网有多大”“ 智能合同之法”“网络犯罪更需防治”“ IP就是生产力”相关主题带来了精彩讲座。
      此次网络法公开课作为法学界第一次用TED演讲的形式进学校、进课堂,引起了各界兴趣和关注。据介绍,截至到去年年底,已有37所大学设立了网络信息法相关的研究机构。这次公开课是要向更多的学生传递网络法观念,同时为网络信息法课程建设累积好材料、设置好话题,更广泛地传播社会主义网络法治思想。

      会场外, “网络法二十年发展历程展览”引发观众关注。1994年《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颁布,为互联网产业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展览以此为开端,历数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入法、个人信息保护加强、《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出台等20多年网络法治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全面展示了网络法治构建及规则演变的历史进程。20年来,中国互联网产业规模持续发展,正成为全球竞争的新制高点,中国互联网经历了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迁移,并正加速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展览以图文形式生动阐述了互联网法律政策与产业升级紧密相连、良性互动的关系,新时代新规则正趋于理性、科学。
      据悉,未来网络法公开课的组织、参与形式还将引入更多学校、企业和机构,更精准地把握时代命题,引导学术界、产业界持续分享对新时代新规则的研究和思考,引导青年学生关注产业实践,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提升,增强未来个人就业竞争力,形成产学研良性互动的新载体、新平台。


(相关视频新闻链接:http://news.tongji.edu.cn/catv/?classid=5698&action=video&id=1299&t=show)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国内首场网络法公开课在同济举行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