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张小虎教授团队助力中国空间站:运动特性数据采集软件顺利完成在轨实验
中大新闻网广州9月17日电(通讯员张小虎)2021年是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的开局之年,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发射入轨,6月17日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乘坐神舟12号飞船进入太空并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长期在轨驻留。由于微重力环境会导致航天员运动学特性发生变化,因此,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通过开展在轨实验研究,获取航天员在轨操作及活动中的运动学特性数据及其变化。而该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突破定量化测试技术,研发适用于在轨测试环境的航天员运动特性数据采集软件。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张小虎教授带领的飞行器图像感知团队承担了航天员运动特性数据采集软件研制任务。该软件通过安装在天和核心舱内的图像数据采集单元完成在轨多相机标定、航天员在轨舱内活动多视角RGB-D相机数据的同步采集,为运动特性测量提供技术支撑。
航天员在轨作业场景
团队深入分析在轨测试环境约束,针对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提出的测试需求,迭代优化系统设计方案,历经两年时间,突破多路图像数据并行采集及实时压缩存储、深度相机阵列在轨标定等关键技术。为确保系统在轨运行的可靠性,团队在系统设计中严格执行航天质量标准,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地面测试与验证。截至到目前,3名航天员在天和核心舱内利用本软件顺利完成了航天员运动学特性测量实验。
航天员运动特性数据采集示意图
近年来,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切实推进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建设工作,依托航空航天专业背景,鼓励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学研究,涌现出大量兼具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实现飞跃式发展。
文稿终审:航空航天学院 温光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张小虎教授团队助力中国空间站:运动特性数据采集软件顺利完成在轨实验
相关推荐
- 【大学习】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三次集体学习研讨
- 我校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
- 我校举行2021年度征兵工作表彰暨2022年征兵工作动员会
- 我校召开2018年迎新工作培训会
- 【春季会·学习篇】国际关系学院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学校2021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主题教育·行动篇】孙逸仙纪念医院打造主题教育线上线下新平台
- 校党委副书记余敏斌同志出席药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党员大会
- 航空航天学院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及“师德建设主题月”活动
- 公共卫生学院承办中国首届One Health研究国际论坛
- 我校第十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十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开幕
- 【榜样的力量】高层次科研人才培养的引路人——“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陈小明院士访谈记
- 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20年年会暨全国高校哲学院(系)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召开
- 【党史学习教育·行动篇】附属第八医院:在“三个一线”释放红色能量
- 触摸峥嵘岁月 感悟中大精神——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赴乐昌坪石调研
- 【教育教学成果奖】精准定位,“MINE”系人生,中山大学生物学新生综合素养教育新范式初显成效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儿童肿瘤合作病区揭牌仪式举行
- 【榜样的力量】认真履职、用心服务——记历史学系党委副书记徐翠丰
- 中山大学24项科技成果获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 【名师进中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孙连鹏一行赴贵阳一中开展招生宣讲
- 【我们众志成城】逆行驰援,风雨共担,看附属第六医院精锐之师助力湖北抗疫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