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探一号”B星成功发射,上海交大助力编队飞行
“陆探一号”我国首个编队差分形变测量卫星2022年2月27日7时44分B星入轨,开启编队探测之旅。上海交通大学,型号副总师单位突破编队核心技术,保障装备毫米级测量。“陆探一号”作为《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首星,通过编队实现重复轨道差分干涉形变测量与干涉地形测绘,将极大地改变我国SAR卫星数据严重依赖国外的被动局面,服务我国国土资源地形测量、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等业务应用。
上海交大邵晓巍作为型号副总设计师,带领团队突破了构形解析设计、严格回归轨道设计和高效规划等难题,完成了入轨前的测高和形变测量基线性能试验验证,为装备实现百米级重复观测地表形变监测和长期干涉测绘奠定了基础。型号总设计师陈筠力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在型号研制过程中取得的一系列编队技术创新研究成果,为装备顺利研制提供了重要保障。
以“陆探一号”为牵引,团队面向我国分布式微波测绘卫星重大装备建设需求,构建了完整的卫星编队技术理论研究、试验验证和在轨应用创新体系,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
邓剑峰,杜轶琛 韦晓芳 航空航天学院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陆探一号”B星成功发射,上海交大助力编队飞行
相关推荐
- 上海交通大学苏翼凯教授当选2021年度美国光学学会会士
- 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获上海市2018年马桥网球公开赛团体冠军
- 2021年心理与脑上海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 交大巴黎高科学院获得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 更新认证和欧洲工程教育(EUR-ACE)认证
-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十三次学生代表大会召开
- 上海交通大学与中国日报社开展国际传播能力共建合作活动
- 上海交通大学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3项一等奖及优秀组织奖
- 中新社副社长夏春平受聘上海交大兼职教授并做学术报告
- 上海交大物理与天文学院刘江来教授荣获2019年“科学探索奖”
- 国家民委中央媒体民族地区走基层采访团到访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
- 上海交大启动第十轮校内巡察
- 上海交大获上海市统战调研和实践创新多项奖励
- 上海交通大学大信息专项“十四五”规划编制研讨会召开
- 校领导看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青年校友并座谈交流
- 上海交大获评2019-2020年度中国大学官微十强
-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召开2020年第二次全体会议
- 上海交大谭蔚泓院士获颁拉夫·亚当生物分析化学成就奖和匹兹堡分析化学成就奖
- 2019“低碳城市”中英青年学者研讨会暨第二届“低碳能源与低碳城市”高峰论坛在上海交大举办
- 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及智熠公司向上海交大捐赠1000个测温仪
- 3位交大人当选2020年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新闻公告
- 四位交医人获第四届“上海最美女医师奖” 03-17
- [战疫进行时]在交大,有这样一群志愿者 03-15
- [战疫进行时]交大战疫日志 03-14
- [战疫进行时]同学们,交大老师被你们暖到了! 03-14
- [战疫进行时]37个人每天与30吨垃圾的较量 03-14
- [战疫进行时]校友积极捐赠支持母校疫情防控工作 03-14
高考招生
- 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3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