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进行时]在交大,有这样一群志愿者
3月9日开始,上海交通大学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疫情防控要求,开展相关人员和环境筛查。尚未入校的老师们按照要求开始居家办公、原地待命。与此同时,有这样一群逆行者,他们毅然进入已经闭环管理的校区,开始这段特殊时期的志愿服务之旅。
“你确定要入校吗?”—— “我确定!”
3月9日的上班时间,闵行校区的的保安人员对每一个要进入学校的老师,除了校验工作证上的多码合一和测量体温,还多提了一个问题:“老师,学校只进不出哦,你确定要入校吗?”因为从这一天期,学校将按照防疫要求实行人员和环境筛查,这就意味着,每一个这一天入校的人员,最少14天不能出来了。
老师们的回答都是:我确定。
事发突然,有的老师甚至连日常生活用品都来不及准备。
当天,这样自愿、志愿逆行入校的思政辅导员、机关行政人员有上百名。随后几天,陆陆续续又有几百名教职员工回到校园,为留校学生服务。到3月15日校园闭环管理一周之际,校园里的老师志愿者已逾千名。
校领导在校、在岗。新行政楼过了午夜依然灯火通明,一系列指令和手势从这里发出,指挥着全校的整体行动。
学院和机关部处领导大多兼任着基层单位志愿者的“领队”, 学校机关的行政人员和院系老师是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学校的指令和温暖通过他们,传递到每一个院系、每一位师生。
每一天都是对精力和体力的极致考验
校园里的两三个检测点,承担着闵行校区3万余名校内师生的检测任务,检测现场的志愿工作都由老师们担任。校党委巡视办主任吴淑琴老师作为志愿工作召集人,每天在群里发布服务任务。每每线上一呼便应者云集,很多老师以个人名义踊跃报名,还有不少学院在院领导带领下“整队”加入。每一个学院都有老师成为校园服务志愿者。
3月13日,霍英东体育馆、上院的两个检测点完成了校内3万多师生的核酸检测。当天老师志愿者数量不多,检测体量却非常大,现场的老师不间断地进行信息登记、人群引导、秩序维持……当最后一名学生完成检测,已经是晚上十点。当天参加志愿的老师连轴转地服务了16个小时。
14日中午时分,霍体外的核酸检测点遭遇突发险情:钢架结构的遮阳棚被突然而至的大风吹离地面,向检测医生和正在排队的学生砸来。正在现场维护秩序的外语学院党委书记丁剑毫不犹豫地伸手死死抓住遮阳棚的钢柱,身体被大风带离地面也不松手。遮阳棚改变了原来的轨迹砸向地面,丁剑也重重地摔倒在地,他的手套磨破了、防护服撕裂了、后脑勺碰出了大包,同在现场的财审计处处长李维、教学发展中心张瑞等几位老师也马上伸出援手,牢牢扶住遮阳棚立柱,确保医生和同学们安全无恙。
分析测试中心陈峰、张兆国带领的志愿者团队,每天承担一个检测点的服务工作。他们上午在线上课,下课后穿上防护服就化身志愿者,立刻投身志愿服务。孙丽珍、柳宁等带领科研院团队的17位老师,每天坚守在菁菁堂等监测点岗位上。从中午12点一直到晚上,七八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每一天都是对精力和体力的极致考验。
3万多学生的校园,每天的快递是个惊人的数目,学生足不出户,快递无人收取。老师志愿者们分头行动,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堆积如山的快递分门别类,送到同学们的手中……
经过几天磨合,各项工作已从最初的忙乱步入正轨,校园秩序井然,运行安稳。
“如果爱有形状,应该是老师们送来的餐盒的模样”
3月12日开始,学校管控进一步严格,同学们被要求留守寝室“足不出户”。校内餐饮服务人员严重不足,3万多同学的一日三餐成了重大问题。学校把任务分配给各个学院,要求学院组建老师建送餐队伍,确保同学们用好一日三餐。
于是,校园里立刻出现了这么一群高学历的外卖小哥——平常站在讲台上、实验室、研究室传道授业的老师们,就成了送饭大军中的一员,放下耳麦、穿上防护服,就开始出现在食堂,领取盒饭、送往寝室,千名老师成了送餐员,老师们的私家车成了送餐专车。为了让学生们吃上热乎饭菜,老师们常常是跑步送餐,而他们自己却往往来不及按时吃饭,就在送餐后用开水泡方便面充当“正餐”。
第一天送餐后,老师们发现,由于用餐人数过多、送餐时间较长,送到学生手里的餐饭有的已经没有热气了。老师们开始研究讨论:开发一个新算法、设计一个协同软件、计算出最佳方案、形成“简单的有边界条件的运输优化模型”……责任落实到学院、分工更加明确、时间不断缩短。密西根学院党委书记杨明教授征用了自己智能驾驶实验室的无人小车,经过精准计算,每趟可送780份餐盒,往返一次只需要15-20分钟。4栋学生宿舍楼每日300多份的餐盒,送到同学手上时都是热乎乎的。
按防疫要求穿上防护服送餐,还不忘在微信上告知大家“穿防护服是防疫要求,同学们不要紧张”。在寝室的阳台上目送送餐的老师走远,同学们齐声喊出:谢谢老师!在微信上深情留言,同学们说:如果爱有形状,应该是老师们送来的餐盒的模样……
张文清(整编) 有关院系 新闻中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战疫进行时]在交大,有这样一群志愿者
相关推荐
- 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
- 校领导深入一线检查重点建设项目疫情防控和复工工作
-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沈伟忠一行来访上海交大
- 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大海洋”智库系列专题研讨会
- 上海交大青马学校举办第44期发展对象培训班
- 上海交大与合创科技签约共建智能网联汽车联合研发中心
-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毛军发率团访问新加坡
- 上海交通大学统一战线迎新年座谈会暨《思源·同心》新书发布会举行
- 人文学院历史系关增建教授当选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
- 上海交通大学与如皋市举行座谈交流会
- 上海交大陆铭教授在春节后上海市委中心组首场学习会上作专题辅导报告
- 校领导为青马学校第26期预备党员培训班授课
- 上海交大举行首届专项计划生筑力学习先修营启动培训会
- 上海交大、中核集团、上海市核电办共建中国核动力船舶与海洋装备研究院第二次理事会圆满召开
- 上海交大召开2021年秋季学期学术委员会会议
- 数控机床国家重大专项与汽车领域现场对接会在临港召开
- [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强国”平台党史学习教育直通车启动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 召开中长期专栏规划研讨会
- 上海交通大学包玉刚图书馆恢复开放
- 九三学社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云南洱海产业扶贫基地揭牌
新闻公告
- 四位交医人获第四届“上海最美女医师奖” 03-17
- [战疫进行时]在交大,有这样一群志愿者 03-15
- [战疫进行时]交大战疫日志 03-14
- [战疫进行时]同学们,交大老师被你们暖到了! 03-14
- [战疫进行时]37个人每天与30吨垃圾的较量 03-14
- [战疫进行时]校友积极捐赠支持母校疫情防控工作 03-14
高考招生
- 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3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