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胸科医院牵头撰写国家级报告:数十年磨一剑,临床和研究并驱,为纵隔疾病患者赢得未来
纵隔疾病门类多,情况复杂,在胸外科领域是出了名的“难诊难治”。日前,由中国抗癌协会主编的《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发布,该报告对推动中国肿瘤诊疗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主任方文涛、纵隔亚专科茅腾主任,牵头中国抗癌协会纵隔肿瘤专业委员会成员,编写了该发展报告中胸腺肿瘤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等章节。
此外,由胸科医院牵头编写的中国首部《中国抗癌协会(CACA)胸腺肿瘤诊治指南》也已完稿,即将问世。这些最新的报告、指南均对纵隔肿瘤这一类以往较少受关注、却并不罕见的肿瘤的规范诊治予以重点关注。
数十年磨一剑,领跑攻克复杂且难治纵隔疾病
胸科医院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纵隔疾病诊治中心,始终保持该领域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为建立纵隔疾病规范化、全流程的多学科诊疗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早在2004年,胸科医院以深厚的临床积累,牵头创立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新的胸腺上皮肿瘤分类,并参与了首个胸腺肿瘤国际TNM分期的制定工作。2012年,该医院牵头组建了“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ChART)”,2015年成立了胸外科纵隔亚专科,其后又牵头成立了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纵隔肿瘤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纵隔肿瘤专业委员会等。
多年来,上海市胸科医院领衔全国各成员单位,开展了涵盖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治疗、术后随访、新药研究等疾病全程管理的各方面研究,致力于建立完善中国纵隔疾病诊疗标准。目前,胸科医院拥有全世界最大宗的纵隔疾病临床病例,及全世界最大数量的胸腺肿瘤病例库,年胸腺肿瘤病例数逾600例,位居全球之首。
适用中国国情,胸腺瘤诊治突破固有诊疗模式
胸腺肿瘤是纵隔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在我国,该疾病的实际发病人数不低,其诊疗模式却存在诸多争议。基于丰富的临床资源和数年潜心研究,胸外科方文涛教授团队首次以中国人群为分析基础,提出了国际首个胸腺肿瘤的复发预测模型及其对预后长期管理的意义,为我国以及世界范围内胸腺肿瘤患者的管理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临床指导与建议。
相关项目成果《胸腺肿瘤规范化外科治疗体系和推广应用》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荣誉。
在此次发布的最新版发展报告中,专家们也对胸腺肿瘤筛查提出了新的建议。比如,以往认为胸腺肿瘤是一种罕见肿瘤,但随着胸部CT普及,胸腺肿瘤的检出率可能超过以往认知的100倍,因此需特别重视前纵隔小结节的随访。
在即将发布的《中国抗癌协会(CACA)胸腺肿瘤诊治指南》中,进一步针对上述问题以及复发肿瘤的手术指征、术中淋巴结取样/清扫、术前诱导治疗模式、复发危险模型指导术后治疗与随访等热点难点内容,给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诊疗建议。
此外,该发展报告还探讨了未来发展热点,诸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微创手术方式选择、局部进展期诱导治疗、晚期靶向及免疫治疗、纵隔少见肿瘤临床研究等等,引领未来胸腺肿瘤乃至纵隔疾病诊疗研究方向。
深耕临床,纵隔多学科模式升级就医体验
作为上海地区最早倡导多学科综合治疗肿瘤的医疗单位,胸科医院也将多学科联合模式(MDT)深浸纵隔疾病临床实践。诊疗、服务、研究三位一体,使患者就医获得感持续升级。
胸科医院的纵隔疾病多学科团队,由纵隔外科、呼吸内科、放疗科及诸多医技科室组成,团队自2013年起,每月坚持举行纵隔多学科讨论,至今已近100期,为400余名患者解除疑难顽症。2020年,“纵隔疾病多学科门诊”开设,后又成立了上海首个实体化运作的“纵隔疾病整合病房”,切实将门诊和住院有效衔接。至今,纵隔多学科门诊已诊治突破200例患者。
“上海的专家快、准、狠,让我少走了弯路!”26岁的颜女士,年纪轻轻,胸腔里却长了大肿块。她跑了全国好多家知名医院,都无法明确诊断,还有说是淋巴瘤的,把她吓坏了……在胸科医院纵隔多学科门诊,专家们综合评估了影像、临床、病理三方面,诊断其为胸腺瘤。通过“胸腺肿瘤切除术+放疗”的精准治疗,让颜女士重新回归了健康生活。
不放过任何“坏家伙”,也不让患者多受一点苦。多学科团队还能在门类十多种纵隔疾病中,火眼金睛分辨“良恶性”,为患者做出精确诊断。曾有一名已经被戴上“淋巴瘤”帽子的患者,在多学科团队的抽丝剥茧下,确诊为“结节病”,在有效及时的治疗后,患者宛若新生。
胸科医院的胸外学科以技术门类全、疾病广覆盖而闻名业界,这一特点在纵隔肿瘤领域尤为鲜明。方文涛主任说:“数十年磨一剑。我们在纵隔疾病领域的潜心研究和临床实践,换来了临床和研究的‘双丰收’,这些不仅可以为中国无数患者带去健康未来,更能让中国规范影响全世界。”
附属胸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微信公众号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附属胸科医院牵头撰写国家级报告:数十年磨一剑,临床和研究并驱,为纵隔疾病患者赢得未来
相关推荐
-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Karl Barry Sharpless做客第121期大师讲坛
- 上海交大召开疫情防控暨春夏学期开学准备工作专题会议
- 上海交大举行上海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工作满意度测评会
- 人文学院党委与虹桥镇开展党建共建签约仪式
-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在上海交大专题调研
- 上海交大医学院举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
- 五〇二所袁利受聘兼职研究员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
- 常务副校长丁奎岭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工作座谈会上发言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面向智能工厂的现场级工业物联网关键设备研发”通过中期检查
- 2019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系列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 天津校友会成立大会暨“京津冀协同发展”校友论坛举行
- 2021年“体总杯”系列赛网球比赛暨东区网球场升级改造完工启用仪式举行
- 上海交大10余位校友入选福布斯2020中国最佳创投人TOP100
- 云南省大理州党政代表团访问上海交大
- “柏基奖学金”捐赠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 上海交大校领导出席“沪港大学联盟”成立仪式暨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 上海交通大学统一战线成员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与美国化学会联合举办2019先进材料峰会
- 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优秀学生培养计划一期开班仪式举行
- 为国争光!上海交大网安双子星闪耀喀山!
新闻公告
- 四位交医人获第四届“上海最美女医师奖” 03-17
- [战疫进行时]在交大,有这样一群志愿者 03-15
- [战疫进行时]交大战疫日志 03-14
- [战疫进行时]同学们,交大老师被你们暖到了! 03-14
- [战疫进行时]37个人每天与30吨垃圾的较量 03-14
- [战疫进行时]校友积极捐赠支持母校疫情防控工作 03-14
高考招生
- 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3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