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媒体团到访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11月1日下午,由《苏丹视野报》首席记者娜玛特·穆斯塔法带领,5家苏丹主流媒体的9名代表到访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前中国中东问题特使、中心特聘研究员宫小生,中心执行主任王广大教授等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国际教育中心与苏丹媒体代表团交流。
代表团一行首先参观了中心图片展,详细了解了中心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情况。媒体代表们对中心为中阿友好往来所做的努力表示赞赏和感谢,希望中心继续为增进中阿友谊与合作添砖加瓦。
座谈交流环节,双方就中阿改革发展经验、中阿学术交流、人文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苏丹媒体记者团表示,媒体是沟通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窗口,苏丹新政府希望能从中国的改革发展经验中受益,苏丹媒体应在该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虽成立不久,却取得了瞩目成就,也具有广阔的前景。未来,希望中心能在阿拉伯国家举办更多活动,加强中阿双方人文交流。
前中国中东问题特使、中心特聘研究员宫小生表示,苏丹是中国在阿拉伯世界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之一,中国始终高度关注苏丹形势的发展,十分高兴看到苏丹实现稳定,经济形势向好发展,中国将继续坚定支持苏丹的改革发展。王广大向苏丹媒体记者团介绍了中心举办研修班情况、开展智库研究、智库交流情况,希望苏丹媒体记者朋友以此次来访的亲眼所见为出发点,如实报道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向苏丹人民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做中苏友好的促进者。
此外,中心还组织代表团成员体验中国传统书法文化。
苏丹媒体记者团到访前一日,10月31日上午,苏丹学生代表团也访问了中心,该团由来自苏丹五所大学的一名汉语教师和九名中文系学生组成。中心陈越洋副教授等与代表团就中国故事、中国文化进行了交流,苏丹学生用中文畅谈各自的中国情缘,双方友谊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镌刻升华。
中国与苏丹传统友谊源远流长,两国自1959年建交以来,各领域友好关系始终平稳健康发展,一贯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始终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两国关系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目前,苏丹正组建新一届政府,中苏两国开展务实合作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
初审 / 编校 / 责任编辑 / 吴琼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苏丹媒体团到访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相关推荐
- 《东方网》丨王瀚浥:莫迪,继甘地后的另一个“印度之父”?
- 【人民网】 | 范鸿达:面对不安的世界,中国更要定力与担当
- 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致敬中西友谊之桥上的别样逆行者
- | 武心波:美国欲颠覆重建亚洲格局,中国如何应对?
-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助力2020年“一带一路”英语教育发展论坛
- 上外2项目获2021年上海高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立项
- | 上外学者汪段泳 王玲宁:新冠疫情非洲蔓延 国际社会担忧为哪般?
- 各国青年“云”体验中国文化:上外举办2021中国文化暑期项目
- 推进语言智能融合发展: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立语言数据与智慧教育研究中心
- 学工党委举办“聆听心灵,成就梦想”心理委员成长营培训
-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学生参加中日共建课程重读鲁迅《故乡》
- 上外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组召开会议部署近期工作
- 马德里孔子学院参加国庆70周年中西学生联谊会
- 边学习边调研边整改落实:网络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做深做实
- 英语学院举办“勤勉与懒惰”主题思政公开课
- 海外发声 | 上外学者潜旭明在国际期刊Araa Magazine发表评论文章:拜登执政后的中美关系与中国—海湾合作
- 专家指导高屋建瓴,院际交流携手共进:赛格德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坊”活动
- “译”起战“疫”:上外英语学院课程思政改革进行时
- 媒体中的上外声音(2020.12.28--2021.1.4)
- 《中国妇女报》| 俞祖成:开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新篇章
新闻公告
- 上外《英美文学入门》慕课第五轮开课 03-15
- 日本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本土中文教师培训讲座 03-11
- 摩洛哥电视一台到访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 03-11
- 两会中的上外声音|黄绮委员建言献策掷地有声 03-11
- 疫情防控中本科线上教学有序开展 03-04
- 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组织冬奥会主题中文课 02-11
高考招生
-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