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撒马尔罕绽放中文之花
2020年3月,新冠疫情蔓延到了乌兹别克斯坦古城撒马尔罕。按照当地防疫规定,上海外国语大学合建的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孔子学院(撒外孔院)本部及教学点的中文课程都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虽然WiFi覆盖率低、网速较慢等问题着实让孔院师生们“头大”,但在新冠疫情中汉语教学从未中断。
2021年1月,撒外孔院组织学生参与了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组织的“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短短两周的课程却让学生们对汉语学习有了更大的热情。如今,当地大学重新开放了校园,撒外孔院在做好防疫的同时也逐渐恢复了线下教学,孔院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本地汉语爱好者,还有多名外地学员慕名而来,更有撒马尔罕国立大学主动联系开设了远程中文课程。在疫情中变得冷清的教室又恢复了往昔的热闹。
我想《带你游“魔都”》
撒外孔院学生尼基娜(Nigina)是今年1月份参加“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的学员之一。在第十九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乌兹别克斯坦赛区荣获二等奖的她,现在也是孔院的一名实习本土教师,有着自己的15个学生。
“汉语桥”线上团组是上外孔院工作处为满足疫情下各国学员的汉语学习需求,面向海外合建孔院举办的线上中国语言文化学习交流项目。“我的中文提高了很多”,参加完“汉语桥”线上团组的尼基娜这样说道。在汉语直播课中,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们操着各异的口音讨论起了上海的垃圾分类、如何在上海乘地铁、中国有哪些特色美食等话题,不仅收获了实用的语言文化知识、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还结识了许多来自其他国家的汉语爱好者。
尼基娜对外景直播课感受最深。跟着课程主持人云端看黄浦江畔的东方明珠、看福州路的笔墨书香,尼基娜感慨道:“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去上外学习汉语。”“魔都”上海对她来说不再只是课本上的一幅插图,而是继续努力学习汉语的动力。和尼基娜一样,她的同学们也盼望着早日来到上海,走进上外的校园学习汉语。
作为孔院的一名实习本土教师,尼基娜说:“我想把我在‘汉语桥’线上团组中学到的知识也教给我的学生。上外孔院工作处录制的《带你游“魔都”》汉语微课非常有意思,在撒马尔罕的我就像真的看到了未来在上外学习汉语的生活。我也想录制这样的视频,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场景中,就能学会很实用的汉语表达。”看完《带你游“魔都”》等系列视频课程后,尼基娜模仿录制了视频微课,通过展示自己在撒马尔罕的生活讲解汉语知识。
上外教师远程走进孔院新开“云课堂”
王宇婷是上外孔院工作处的远程中文教师,她从没想过自己会在上海连线撒马尔罕教授中文。撒马尔罕国立大学(撒大)国际教育系的学生也没想到能在疫情中和中国老师“云端”相见。把他们连在一起的正是远程中文教学项目。
为支持疫情下孔院的正常教学工作,上外孔院工作处于2020年正式启动了远程中文教学项目。2021年初,撒大主动联系撒外孔院,希望能邀请中国教师为国际教育系学生上课。但撒外孔院中国教师的课程已经饱和,无法承担撒大课程。撒外孔院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向上外孔院工作处提出申请,为撒大开设远程中文课程。经过孔院工作处与撒外孔院的联合面试,王宇婷正式上岗,撒大国际教育系新开设的远程中文教学班顺利开课。
这是撒大国际教育系的学生平生第一次线上跟随中国老师上课。初学汉语的他们,在课上喜欢用学过的汉语教王老师简单的乌语词汇,比如说“包子”在乌兹别克语中是“bulka”。学生们还经常向王老师展示撒马尔罕当地的文化与风俗习惯。这样的线上中文课不仅是语言学习,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王老师也收获了不少粉丝,班级74名学生中已经有十几名因为喜欢上汉语课而来到孔院线下学习。
王老师分享道,经过短短两个月的教学,学生便能扔掉拼音认读短文,这种进步让她成就感满满。“学生汉语水平虽然有限,但在社交软件上还是能经常收到他们的贴心问候。”不管是每次下课前的“谢谢老师”,还是“老师,You’re the best”的称赞,都让王老师无比暖心且动力十足。
从阿富汗到撒马尔罕,这是我为学习汉语走过的距离
今年2月起,撒马尔罕市的学校逐步开放了校园,撒外孔院持续了将近一年的线上教学也随之回归到了线下。线下开课后,撒外孔院不仅在本地吸引了更多粉丝,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其他州也慢慢“走红”,甚至还迎来了第一个外国学员。
1名学生从300多公里外的首都塔什干慕名而来,经过在撒外孔院一段时间的学习,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的汉语学习氛围。而他对撒外孔院的认可也影响到了身边学习汉语的朋友。1名到3名,3名到6名,越来越多的学生奔着撒外孔院的口碑而来。
为了参加孔院中国老师的课程,4名学生乘坐12个小时的火车,跨越800公里的距离,从乌兹别克斯坦西北边境的努库斯市来到撒马尔罕。他们已经报名了孔院HSK4级课程,希望能够早日通过考试取得来中国留学的资格。
对于阿富汗学生Nawid Jan来说,去中国学习是最大的梦想。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却给这个梦想泼了一盆“冷水”。在得知了撒外孔院线下开课的消息后,Nawid Jan便第一时间奔赴撒马尔罕,成为了在这里学习汉语的第一个“老外”学员。
学生们从四面八方而来,汇聚在撒外孔院学习汉语,这便是对撒外孔院的一种认可。如今,孔院本部的13个教学班再次让每间教室都“活跃”了起来。
学员数量疫情中逆势增长
470,这是撒外孔院现在的学生总人数,也是恢复线下教学后学生人数的“峰值”。
看着日渐热闹起来的孔院,撒外孔院中方院长李晨旭说:“今年,在孔院工作处的支持下,撒外孔院第一次开设了远程中文教学课程,走出了疫情中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一步,孔院招生群体不断扩大。此外,孔院恢复线下教学后仍面临防疫物资紧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处邮寄的800个口罩是‘及时雨’,也是‘定心丸’,让孔院教师们能全身心地投入线下授课。学生也信赖我们孔院,因而纷至沓来。”
学生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孔院教师的付出与坚守、工作处的全力支持、线上线下的双管齐下,让撒外孔院招生人数在疫情中实现了逆势增长,也给孔院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信心。
初审 / 编校 / 责任编辑 / 夏露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疫情中的撒马尔罕绽放中文之花
相关推荐
- 聚焦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网络研讨会”在上外召开
- 上外2020孔院之声系列讲座开讲
- 校友风采 | 林亦凡:用语言叩开世界的大门,在热爱与挑战中“跨界”
- 《光明日报》| 程亚文:美国应根治网络霸权的“毒瘾”
- 上外9项课题获批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2021年中乌、中西文明交流互鉴及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孔子学院线上特色夏令营闭营仪式
- 第二批上海市大中小学教师学科研修基地成立仪式暨首届基地中学英语教师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
- 上外国教学院教技团队助力学校线上课程教学平稳有序推进
-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国献教授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海工作重要论述”专项课题立项资助
- 智利驻沪总领事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共议教育科研合作
- 媒体中的上外声音(2020.4.10--2019.4.17)
- 上外党委书记姜锋出席2020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并作报告
- 守初心 担使命|上海外国语大学:把资源配置到一线,把效果体现在基层
- 从“立德树人”到“铸魂育人”——马院王文臣副教授为继续教育学院作课程思政专题讲座
- 上外教师《用“四史”讲专业 用专业学“四史”》短视频获评“2021年新时代教师风采短视频征集活动”优胜作品
- 马德里孔子学院举办第七届“阅读中国”读书会
-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访上外学者章玉贵教授,解读“全球资源配置力”
- 媒体中的上外声音(2020.10.5--2020.10.18)
- 跨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
- 守初心,担使命 | 坚定如磐初心、勇担历史使命: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持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新闻公告
- 上外《英美文学入门》慕课第五轮开课 03-15
- 日本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本土中文教师培训讲座 03-11
- 摩洛哥电视一台到访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 03-11
- 两会中的上外声音|黄绮委员建言献策掷地有声 03-11
- 疫情防控中本科线上教学有序开展 03-04
- 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组织冬奥会主题中文课 02-11
高考招生
-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