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学者为海内外师生做《普通话典型时体标记与典型动词组合的时体属性》线上讲座
2021年1月23日,应上海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邀请,原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立鑫教授作了题为《普通话典型时体标记与典型动词组合的实体属性》线上讲座。上外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张雪梅主持讲座,来自海内外高校近500名师生在线听讲。
无论是汉语基础研究还是汉语国际教育中“时体”概念以及相应的时体标记“了,过,在,着”一直都是老大难问题。为了清楚地认识这一问题,金立鑫教授首先讲解了“体”的定义,结合实例介绍影响句子的体的多种因素。金教授反复强调,不同句法条件下的句子表达的体意义不同。在研究实际问题或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具体条件进行解读。任何不讲条件的规则都不是科学的规则。紧接着,金教授介绍了“时”、“体”的操作性定义及各种逻辑可能,如何通过时轴上的说话时间(ST)和参照时间(RT)来确定“时位”。此外,金教授还结合句例较为全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动词和普通话中典型的四个体标记“了、过、在、着”的逻辑搭配,解释了不同搭配中的体歧义,内容详实且讲解透彻,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时”、“体”意义。
金教授旁征博引,在讲解中穿插大量词句实例,向听众介绍汉语典型体标记与典型动词所构成的时体系统、不同句法条件下汉语典型体标记的不同用法及功能。
讲座最后,张雪梅处长感谢金立鑫教授以深厚的学术功底、独特研究范式、翔实的例证为广大师生带来精彩的学术盛宴。与会者还同金教授展开深入交流,金教授就听众提问一一作答。此次讲座反响热烈,听众们表示金教授的讲座干货满满,受益匪浅,并期待有更多这样学习交流的机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上外学者为海内外师生做《普通话典型时体标记与典型动词组合的时体属性》线上讲座
相关推荐
- 守初心,担使命 | 马克思主义学院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往深处走
- 【迎校庆70周年】“中国道路:历程、经验与前景”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
- 南开大学陈志强教授应邀在上外希腊研究中心开展学术讲座
- 追梦中文,不负韶华:2020年“汉语桥”中文比赛马德里地区赛
- 《光明日报》| 程亚文:美国应根治网络霸权的“毒瘾”
- 四川外国语大学王寅教授应邀来我校举办“语言学 前沿探索——体认语言学理论与实践”讲座
- 文明交流互鉴“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生高端论坛在上外举办
- 上外中东研究所代表团赴苏丹参加“中苏建交60周年纪念活动”系列研讨会
- 上外“英美长篇小说赏析”慕课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开课
- 疫情中的撒马尔罕绽放中文之花
- 《21世纪英语教育》:世界已知语言七千多种 多样性保护正在进行中: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博物馆即将开馆
- 【“媒”力上外】媒体中的上外声音(2019.10.30-2019.11.9)
- 上外英语学院举办“预设与外交话语”主题思政公开课
- 《光明日报》| 晋继勇:美国又“退群”:逃避国际责任 妨害全球抗疫
- 上外70周年校庆 | 《中国科学报》:上外“多语种+”教学模式改革 让语言从“目的”回归“工具”
-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外丝路所举办“丝路茶坊”暨“丝绸之路沿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学术对话
- 上外英语学院学子在谚语翻译中传承海派文化
- 捷克共和国驻沪总领事一行访问上外
- 中伊学者举行在线学术对话会 聚焦后疫情时代的世界与中国-伊朗的关系
- 守初心 担使命|上海外国语大学:把资源配置到一线,把效果体现在基层
新闻公告
- 上外《英美文学入门》慕课第五轮开课 03-15
- 日本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本土中文教师培训讲座 03-11
- 摩洛哥电视一台到访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 03-11
- 两会中的上外声音|黄绮委员建言献策掷地有声 03-11
- 疫情防控中本科线上教学有序开展 03-04
- 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组织冬奥会主题中文课 02-11
高考招生
-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