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获7项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20年12月17日,教育部组织评选的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我校共有7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青年成果奖1项,获奖总数和获奖等级均创学校历史新高。
获奖名单
姓名
成果名称
奖项类型
等级
学科类别
虞建华
美国文学大辞典
著作论文奖
一等奖
外国文学
丁俊
伊斯兰文明的反思与重构——当代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研究
著作论文奖
二等奖
宗教学
陈福康
郑振铎年谱
著作论文奖
二等奖
中国文学
宋炳辉
弱势民族文学在现代中国:以东欧文学为中心
著作论文奖
二等奖
中国文学
梅德明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百科全书
著作论文奖
三等奖
语言学
乔国强
贝娄学术史研究
著作论文奖
三等奖
外国文学
邵洪亮
汉语句法语义标记词羡余研究
青年成果奖
青年成果奖
语言学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是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成果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本届评奖面向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的成果,共有1539项成果获奖。其中:著作论文奖1241项,含一等奖152项、二等奖783项、三等奖306项;咨询服务报告奖77项,含一等奖10项、二等奖47项、三等奖20项;普及读物奖20项;青年成果奖201项。我校本届共申报35项成果,获奖7项,获奖率达20%。获奖成果中,语言文学类成果6项,宗教学成果1项,充分彰显了我校的语言文学学科优势。
获奖成果简介:
(1)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一等奖
成果名称:美国文学大辞典
获奖作者:虞建华等
成果简介:
《美国文学大辞典》是我国第一部自主编写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学术性国别文学辞典。编撰团队于2005年组成,来自27所高校的40余名教授学者和青年教师参加了主要编写工作,历时10年,于2015年底出版。《美国文学大辞典》覆盖全面、紧跟文学的新发展,既详尽展示美国文学的面貌,也反映迄今为止美国文学在我国翻译与研究的现状,是英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3个学科领域有价值的参考读本。辞典的编撰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意在推出一部反映我们的关注、服务于我们的需要的系统、全面、前沿的工具书。
(2)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成果名称:伊斯兰文明的反思与重构——当代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研究
获奖作者:丁俊
成果简介:
本成果在考察有关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的基础上,聚焦当代伊斯兰世界及伊斯兰文明体系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着重梳理和阐释了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的思想主张,评析了该思潮的发展态势及其对伊斯兰世界政治改革、社会变革、宗教维新以及文化创新与文明重构的现实意义与影响,并从跨文化研究的视野出发,就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中和之道作了比照分析。
(3)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成果名称:郑振铎年谱
获奖作者:陈福康
成果简介:
本成果是著者近四十年精心研究、反复补充修订的结晶。本成果的研究内容为郑振铎的家世、履历、交游、言论、思想、政治、学术、研究、著述、编辑、翻译、古籍整理等等,亦即有关郑振铎的一切生平行事。本成果的研究类型是基础研究和综合研究,著作类型是年谱。本成果的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和乾嘉学派相结合。
(4)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成果名称:弱势民族文学在现代中国:以东欧文学为中心
获奖作者:宋炳辉
成果简介:
本书以晚清至20世纪末之际大量汉语译介材料的发掘、整理为基础,系统梳理了中东欧文学在中国译介、影响、接受以及研究的百年历史,结合米兰·昆德拉、裴多菲·山托尔、伏契克、布莱希特等中东欧作家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以及世界语(Esperanto)在中外文学关系中的文化功能等一系列个案,展开中外文学关系视域中的“东欧文学”研究。在与中西文学关系的对照联系中,揭示了以东欧文学为典型的“弱势民族文学”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建构意义,为完整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转型乃至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演变与外来文化、文学资源之间的复杂关系填补了空白,并在方法论上做出了有益探索。
(5)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成果名称: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百科全书
获奖作者:梅德明等
成果简介: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百科全书》系一部贯通古今中外语言学研究、综合呈现语言学研究现状及学术成果的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百科辞书。由梅德明教授领衔的团队自2006年起开始编纂工作,历时11年完成。该辞书编纂兼顾古今,融通学科,阐述全面,涵盖术语、理论与流派、人物及主要语言。全书360万字,收录词条10万余,理论与流派88种,人物1039人,语言1200余种,辑录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2015年语言学发展相关重大事件,时间跨度约3500,梳理语言学常用符号94个,详述国内语言学主要学术期刊47种,国际语言学核心期刊245种,提供国内外较为活跃的语言学学术机构及其网址300个,呈现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6)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成果名称:贝娄学术史研究
获奖作者:乔国强
成果简介:
这部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欧美经典作家学术史研究”重大项目要求撰写的《贝娄学术史研究》一书,较为详尽地梳理了英美等国家对索尔·贝娄的研究文献,并从贝娄的创作思想、贝娄的犹太性、贝娄小说中的现代性,以及贝娄笔下的城市四个方面,对贝娄的创作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
(7)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青年成果奖
成果名称:汉语句法语义标记词羡余研究
获奖作者:邵洪亮
成果简介:
本专著从语义上的羡余问题入手,主要研究汉语虚词的句法语义标记功能的羡余现象。羡余性特征是近数十年间语言学家新揭示的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羡余现象是人类语言的共性,是语言动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合理现象。所有羡余成分的产生、固化、弱化或者功能转移都是有一定理据的。汉语学界对汉语羡余现象的探讨还远未深入,关注点主要还停留在词汇语义层面上的羡余现象,对句法语义层面上的羡余现象尚未有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本专著所涉及的汉语句法语义标记词羡余研究,正是填补了这项研究的空白。
初审 / 编校 / 责任编辑 / 李磊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上外获7项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相关推荐
- 匈牙利赛格德大学孔子学院举办2019年度汉语考试
- 中文学习的家庭传承:上外2021年线上夏令营乌兹别克斯坦学员阿妮莎、乌玲珑专访
- 2020年第四届口笔译跨学科研究国际会议精彩回顾(上)
- 上外英语学院翻译系领航我国本科翻译专业教学指南
- 上外举办上海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项目"区域国别特色研究生项目2019夏令营”
- 媒体中的上外声音(2020.5.9--2020.5.18)
- 媒体中的上外声音(2021.4.4-4.11)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 迎党代会 | 上外英语学院:多维联动,深化人文教改体系;三全育人,探索分类卓越路径
- 云端携手,联通世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交际”慕课开放第12轮学习
- 英语学院英华笔译社翻译讲座回顾
- 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孔子学院举办首届希腊大学中文教育圆桌会议
- 金贸学院多语种金融人才培养项目:五育并举显成效,人才培养结硕果
- 70周年校庆 | 上外举办“中国和中东欧多边关系背景下的‘一带一路’” 国际学术研讨会
- “冬奥有SISU”——上外外籍专家参加欧洲国家在华青年冬奥行活动
- 上外校庆70周年 | 铸魂育人 立德树人:培养“会语言 通国家 精领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守初心 担使命 | 海培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整改落实活动
- 梅兆荣大使为德语系师生作“培养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中德关系最新观察”专题讲座
- 助脱贫攻坚 | 师生动员 多措并举 捐资助学暖滇西
- 比利时蒙斯大学副校长一行来访上外
新闻公告
- 上外《英美文学入门》慕课第五轮开课 03-15
- 日本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本土中文教师培训讲座 03-11
- 摩洛哥电视一台到访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 03-11
- 两会中的上外声音|黄绮委员建言献策掷地有声 03-11
- 疫情防控中本科线上教学有序开展 03-04
- 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组织冬奥会主题中文课 02-11
高考招生
-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