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检验到知识再造:上外“中东研究田野调查青年论坛”聚焦中东田野调查
为发掘中东研究的前沿议题、探讨中东田野调查的方法与经验、推动中东区域国别研究,由上外中东研究所主办的“中东研究田野调查青年论坛”于2020年10月31日在上外书店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近30位青年学者、师生代表出席活动。与会学者通过分享自己在中东开展田野调查的生动案例,探讨了田野调查与检验中东研究理论、推动中东研究知识再造之间的关系。
在论坛开幕式上,中东研究所所长助理包澄章副研究员在致辞中代表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中东研究所所长查明建教授,向参加此次“中东研究田野调查青年论坛”的各位青年专家致以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指出田野调查是认识和理解中东社会的一种方法,深入中东社会的田野调查,在检验研究理论、更新知识体系、拓展研究领域、实践学科交叉、创新研究范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且独特的作用。
论坛第一单元“田野调查与中东研究的理论检验”由包澄章副研究员主持,四位青年学者先后发言。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张楚楚的发言题目是《田野调查与角色困境》。她基于自己在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的田野调查经历,从“局内人”与“局外人”、“记录者”与“思考者”、“强势者”与“弱势者”三对角色的视角,分析了田野调查者在身份、道德和现实层面面临的困境,强调人文关怀之于田野调查的意义。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亚系助理教授梅华龙的发言题目是《锡安主义与巴以地区考古的政治化》。他通过自己在以色列国内多地的考古实践及观察,从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维度分析了锡安主义与西方帝国的关系,探讨了考古政治化在巴以地区的不同表现,尤其是锡安主义考古在学术、经济、社会、法律和伦理道德层面引发的问题。
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段九州的发言题目是《“反常识”与国别研究的田野调查——以埃及为例》。他阐述了田野调查在不同阶段所具有的验证假设、修正假设、提出新假设等功能,以自己在埃及田野调查的经历为例,探讨了作为与政府平行存在的军队之于埃及社会的重要意义,认为埃及政治和经济衰败的两大根源在于,军队作为生产性资本被食利资本和国际资本边缘化,以及军队作为国家体制的创建者被警察和商人集团边缘化。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后张玉友的发言题目是《田野调查、民族志研究与法国殖民国家史构建——以摩洛哥为例》。他分析了法国自18世纪末以来殖民国家史建构过程中田野逻辑,对照自己在摩洛哥留学期间的调查研究,以马赫赞和希巴地区为例,阐述了法国对摩洛哥史构建的二元对立史观,提出田野调查和民族志研究是法国殖民主义者构建想象中的殖民国家史的重要基础,法国构建的殖民话语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法国社会关于“伊斯兰社会”等“殖民场域”的认知。
论坛第二单元“中东研究田野调查的案例分析”由张楚楚副研究员主持,三位青年学者先后发言。
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霆懿的发言题目是《从国王到乞丐:海湾王国的多重镜像与二元张力——田野调研与学术研究》。他以自身在英国的求学经历和在阿联酋、沙特、巴林等海湾国家的田野调查经历,分享了他对海湾国家多重镜像和二元张力的观察和思考,总结了田野调查的方法和沟通技巧,指出田野调查是在体验、证伪、交流和知识再造的过程中完成的,强调田野调查的结论需在与对象国学者、国际学者和中国学者的互动交流过程中进行印证。
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博士研究生李世峻的发言题目是《“社会范式”与“文化活力”:沙特2018~2019田野调查选谈》。他以沙特当代思想家阿卜杜拉·加扎米的“社会范式”理论为指导,结合自己对沙特社会的观察和实地调研,阐述了沙特近年来社会变革的外在表现和内在逻辑,提出“社会范式”在沙特社会与文化话语的背景下被赋予了强烈的本土色彩,是沙特社会与文化层面各类反现代传统形成的主要原因和痼疾难以根除的主要障碍。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邹志强的发言题目是《土耳其投资环境与中企在土投资调查分析》。他分享了对土耳其国内7个城市投资环境和中资企业投资状况的调研经历,指出土耳其投资环境面临经济增长乏力、内生动力不足、金融市场脆弱性高、政策不确定性大、国际信用评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在土的中资企业受到政策变动频繁、经济预期不佳、里拉贬值还贷压力增大、信贷额度受限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在点评环节,扬州大学苏丹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周军结合自己多年来在苏丹等非洲国家实地调研的经历,从田野调查的功能定位、问题意识、前期准备、调研方法、资源利用等角度,对7位学者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
在论坛闭幕式上,上外中东研究所赵军副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中东研究所长期致力于为青年学者搭建学术平台,发掘学术新人,建立交流机制。7位青年学者的发言体现了各自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调研经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此次论坛创新了办会形式和内容,与会人员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深入研讨。
初审 / 编校 / 责任编辑 / 顾忆青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从理论检验到知识再造:上外“中东研究田野调查青年论坛”聚焦中东田野调查
相关推荐
- 上外孔院院长孔令涛: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 小记在摩洛哥的抗疫历程
- 扬帆寰宇,铸造英才: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第七届学生海外交流心得分享会
- 【迎校庆70周年】2019年“智能技术和语言学习国际研讨会(AiTELL)暨研究生学术论坛”在上外召开
- 【“媒”力上外】媒体中的上外声音(2019.6.18-2019.6.30)
- 中共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十五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 SISU师者 | 赵璧:传“译”之道,架“爱”之桥
- 上外教授皮细庚荣获“中国日语教育终身成就奖”
- 中东研究所刘中民教授当选为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
- 立足岗位,共克时艰:马德里孔子学院积极落实防疫抗“疫”工作
- 我校国关学院钱皓教授当选中国加拿大研究会会长
- 《21世纪英语教育》:世界已知语言七千多种 多样性保护正在进行中: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博物馆即将开馆
- 守初心 担使命 | 上海外国语大学领导班子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第四和第五次集中学习研讨
- 《光明日报》| 语言能力建设的宗旨是服务国家发展
- 聚焦“多语种+党建” 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建立战略合作
- 研究生学术训练营之信息素养系列回顾(2018-2020)
- 上外教师云端集体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上外举办首期“课程思政与课程育人”工作坊
- 环球网 | 姜锋:中欧面临共同的历史责任
- 上海外国语大学姜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大学责任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校领导班子调研成果交流会
- 【“媒”力上外】媒体中的上外声音(2020.1.21--2020.2.4)
新闻公告
- 上外《英美文学入门》慕课第五轮开课 03-15
- 日本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本土中文教师培训讲座 03-11
- 摩洛哥电视一台到访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 03-11
- 两会中的上外声音|黄绮委员建言献策掷地有声 03-11
- 疫情防控中本科线上教学有序开展 03-04
- 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组织冬奥会主题中文课 02-11
高考招生
-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