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西方语系学生党员在葡媒《公众报》为中国发声
5月21日,西方语系葡萄牙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党员詹珞珩在葡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媒体《公众报》上发表葡语文章,题为“新冠之役,我们疏漏了什么?大众同理心的缺失”,对葡萄牙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个别排外、排华言论进行有力反驳,发表自己见解,为祖国发声。
她在文中写道:“疾病终将消失,但扎根于心的偏见难除。新冠病毒不断传播,而思想一样具有被感染的风险。一则误导大众的新闻,一句带有偏见的话语,一个充满歧视的眼神,都有可能成为定时炸弹,成为团结抗疫的阻碍。”“而事实上,我的祖国和人民为抗疫做出努力与牺牲,却并没有得到世界的关注,仍被排除在同理心和团结力之外”。她进而呼吁:“希望所有人知道,中国人正在遭受曲解和歧视,这样不公正待遇应当受到关注。新冠病毒会过去,但歧视排外的现象并不会就此消失。我们期待大众同理心的出现“。
詹珞珩同学是西方语系葡萄牙语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现正在葡萄牙出国交流。作为学生党员,她始终心系祖国,牢记使命。在海外疫情爆发,口罩等防护物资最为紧缺的时期,她慷慨地将自己有限的口罩分给了同住的室友。当她看到葡萄牙个别排华言论、了解到在葡同胞遭受到不公待遇时,强烈的爱国之情和为祖国发声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让世界更多的人听到中国学子的声音,看到客观真实的中国。
今年3月起,随着海外各国新冠疫情相继爆发,疫情的肆虐与个别排华现象的出现,也成为了海外中国留学生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而詹珞珩同学的文章,正代表了我校海外留学生面对疫情和舆论的冷静思考,不仅展现了上外学生优秀的专业水平,更体现出一名党员学生深刻爱国情怀与为国发声的担当作为。
《公众报》发表文章链接:
https://www.publico.pt/2020/05/21/p3/cronica/falhar-combate-coronavirus-falta-empatia-popularizada-191717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上外西方语系学生党员在葡媒《公众报》为中国发声
相关推荐
- 西方语系于漫教授受邀担任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Spanish Language Teaching》编委
- 摩洛哥电视一台到访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
- 拉夫罗娃副教授重返上外为师生开设讲座
- | 刘中民:“一带一路”建设中切实应对中东地缘政治风险的方式
- 捷克共和国驻沪总领事一行到访上海外国语大学
- 光明网 | 郭可:构建可共通的中国话语体系,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 解读《爱的徒劳》: 网络教育学院“e网情深,献礼SISU70华诞”名师系列讲座
- SISU年度关键词 ┆ 穿越2021,未来 “HUI”更好!
- 上外党委书记姜锋带队参加首届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经验交流及推进会
- 上外12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上海书评|吴其尧:古诗文中的“互文见义”及其英译
- 校友风采 | 林亦凡:用语言叩开世界的大门,在热爱与挑战中“跨界”
- 上外学者王有勇教授荣获朱凯教育基金阿拉伯语汉语互译奖
- 上外2020孔院之声系列讲座开讲
- 上外英语学院学子在谚语翻译中传承海派文化
- 上外四门课程获评“上海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
- 《上海外事》 专题报道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智助中阿合作与交流
- 两岸高校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
- 《环球时报》| 马丽蓉:丝路文明蕴含全球治理经验
- 语言无国界,四海心连心:上外孔子学院工作处联合国中文日“中文连世界”线上交流活动举行
新闻公告
- 上外《英美文学入门》慕课第五轮开课 03-15
- 日本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本土中文教师培训讲座 03-11
- 摩洛哥电视一台到访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 03-11
- 两会中的上外声音|黄绮委员建言献策掷地有声 03-11
- 疫情防控中本科线上教学有序开展 03-04
- 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组织冬奥会主题中文课 02-11
高考招生
-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