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 陈越洋:中伊两国人民患难与共 中国医疗队抵达巴格达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这一人类尚未探究清楚的病毒已经在全世界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占到全世界国家和地区总数的四分之一,由于极高的传染性,全球累计确诊感染人数已超十万人,死亡人数达3000余人。
阿拉伯多国出现疫情 伊拉克政府积极采取多项措施
病毒的流行与传播不分国界,阿拉伯国家位于西亚与北非,国与国之间相对邻近,一个国家同数个邻国在陆地上接壤,部分国家间公民往来十分便利。由于地区国家伊朗的疫情形势严峻,大约三周前,阿拉伯国家陆续出现感染病例,新确诊病例大都有伊朗旅行经历。截至3月7日,科威特、巴林、伊拉克、阿联酋、阿尔及利亚、阿曼、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卡塔尔、沙特、摩洛哥、也门、突尼斯、约旦等17个阿拉伯国家有确诊病例,累计300余人。其中伊拉克累计确诊病例52例,死亡4例,确诊病例数在阿拉伯国家中仅次于巴林和科威特。对此,伊拉克政府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如卫生和环境部决定在医学城建立专门的医学中心收治疑似病例,制作防疫宣传手册发放给民众,瓦西特省关闭清真寺等宗教活动场所,米桑省和安巴尔省暂时停工,卡尔巴拉省封省一周,政府要求滞留在伊朗的伊拉克公民尽快回国,停止与伊朗、科威特陆上口岸的商业活动等等,尽量将疫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中伊两国患难与共 互相支持
伊拉克是最早同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之一,上世纪五十年代两国就建立起外交关系,2015年两国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了中伊友好新篇章,为两国关系带来更多新机遇。新冠疫情在中国爆发后,伊拉克官方和民间通过多个渠道纷纷表达对中国的的坚定支持与慰问。
半个多月前,中国的疫情正处于高发期,各类医疗救护物资极其匮乏。伊拉克中国友好协会专门成立了协调委员会,了解中方需求、收集伊拉克国内和周边地区医疗物资信息,及时整合资源,向中方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援。伊拉克中国友好协会动员其在伊拉克全国各省会员从国内外各地购买了79吨包括口罩在内的各类医疗物资并派专机运往中国。伊中友好协会主席海德尔·鲁贝依表示,伊拉克同中国的友谊源远流长,两国有着兄弟般的情谊。建交60多年来,中国人民曾给予伊拉克人民巨大的支持和帮助,近一段时期,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给中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带来巨大挑战,中国人民团结一心,顽强抗击疫情,伊拉克人民尽全力支持中国人民。
同部分西方国家利用此次疫情丑化中国,并将此病毒称为“中国病毒”不同的是,伊拉克民间团体与智库学者等给予中国坚定支持。如库尔德地区各行各业民众纷纷打出“中国人民不是病毒”的标语,为中国加油。库尔德区政府副总理古巴德·塔拉巴尼亲自到总领馆向中国政府和人民抗疫表示诚挚慰问。曾两次访问中国并在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的巴格达大学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伊布提萨姆女士在疫情爆发之初就给她的中国朋友发去慰问信,支持中国人民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平安度过危机。
中国有一句谚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自2月25日伊拉克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以来,已有累计46例确诊病例,且疫情呈现出多点爆发趋势。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国内疫情正逐步得到控制,中国红十字会决定向伊拉克伸出援手,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体现中伊两国人民风雨同舟的深情厚谊,体现中方同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应对挑战的意愿与决心。3月7日晚11点,一架从广州起飞的伊拉克航空公司飞机降落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国际机场,走下飞机的是中国红十字会派遣的中国专家团队一行7人,他们携带着1000份核酸检测试剂盒、50万个口罩等医疗用品、设备和中草药等人道救援物资,支援伊拉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再次体现了中伊两国人民的患难真情。
中国同包括伊拉克在内的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传统友好,双方始终互相支持,保持着高水平的合作,这在此次疫情应对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3月4日和5日,阿拉伯国家联盟外长理事会会议和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处分别通过决议和发表声明,赞赏并支持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做的努力。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危难之时伊拉克人民的“雪中送炭”,中国将继续与伊拉克等国在内的的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协调行动,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这是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体现,也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具体体现。
(作者系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陈越洋副教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新闻晨报》| 陈越洋:中伊两国人民患难与共 中国医疗队抵达巴格达
相关推荐
- 上外沪上首开《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圆满结课
- 英语学院英华笔译社翻译讲座回顾
- 江苏师范大学杨亦鸣教授应邀来我校举办“语言在人工智能中的核心作用”学术讲座
- 《光明日报》| 晋继勇:大道不孤 在全球抗疫中佑护人类共同命运
- 《上观新闻》| 赵婧:阿拉伯兄弟这样诠释“患难见真情”
- 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苏州多所重点中学开展优秀生源基地共建和走访活动
- 韩国国会议员、前任内政安全部部长金富谦访问上外
- 媒体中的上外声音(2021.4.11-4.17)
- 【“媒”力上外】媒体中的上外声音(2020.3.9--2020.3.18)
- 上外西语团队翻译的《习近平用典》西班牙语版在哥斯达黎加国立大学举办新书发布会
- 上外孔子学院工作处助力海外合建孔院开展远程中文教学
- 天高云淡落叶红,万里鹏程当此时:上外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天教学秩序平稳有序
- 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冬奥知识进课堂
- 迎党代会(五)| SISU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彰显办学品格 全球话语塑造学府形象
- 《21世纪英语教育》:度身打造“战略培养计划, 引入“一对一”学业导师制:上外卓越学院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途径
- 【“媒”力上外】媒体中的上外声音(2019.12.4--2019.12.25)
- 希腊新任驻沪总领事一行访问上外
- 香港《文汇报》| 高健:中欧顺利完成投资协定谈判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起点
- 上外召开新时代外语类课程教材建设推进工作会议
- | 谭旻:沙特疫情仍胶着,上下咬牙齐心静待拐点
新闻公告
- 上外《英美文学入门》慕课第五轮开课 03-15
- 日本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本土中文教师培训讲座 03-11
- 摩洛哥电视一台到访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 03-11
- 两会中的上外声音|黄绮委员建言献策掷地有声 03-11
- 疫情防控中本科线上教学有序开展 03-04
- 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组织冬奥会主题中文课 02-11
高考招生
-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