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兰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北京语言大学方铭教授应邀为文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2020-11-24 0 新闻公告 来源:兰州大学新闻网

应兰州大学文学院邀请,11月20日下午,文学院1980级校友、孔子与儒家文化研究所所长、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导师方铭教授,在兰州大学一分部逸夫文科楼102室作了题为“屈原价值的历史发现与现代重估”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胡颖教授主持,文学院院长李利芳、雷恩海教授、宁俊红教授、魏宏远教授、杨玲教授、王亚林老师、高璐老师、西北民族大学丁沂璐副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专业研究生以及部分本科生参加了讲座。

方铭教授从古人对屈原的历史定位说起,对历代文献中有关屈原经历和事迹的材料进行辨析。他梳理了战国时期以来人们对屈原的认识和评价,从司马迁、班固、王逸等人开始,就将屈原定位为“贤人”,塑造了屈原清廉、忠信的贤人形象。秉承着知人论世的原则,方铭教授结合屈原的政治活动和时代背景来认识屈原,他根据华夏夷狄之分、秦国的饮食习惯和战争策略,分析了屈原提出“联齐抗秦”的主张具有合理性。从时间上看,有关屈原形象的认识是随着时间发展而变化的,20世纪初,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人们重新反思屈原的文化价值。胡适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认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内容不可靠,提出了应把《楚辞》重归文学的学科设想,“从楚辞本身上去寻出它的文学兴味来,然后楚辞的文学家之可以有恢复的希望”,屈原因被誉为爱国主义诗人而一直被主流文化意识所肯定。20世纪中后期,屈原甚至被描述为政治改革家。方铭教授认为,只有把握屈原的政治活动轨迹,才能准确把握屈原的作品、正确定位屈原的价值。屈原的价值既体现在他的文学成就,又体现在其政治人格。屈原不仅是一位爱国主义者,还是追求社会公正的政治家。他表示我们要学习屈原“正道直行”的人生态度,在对屈原价值定位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从爱国主义层面认识屈原。我们既要从文献出发还原历史中的屈原形象,又要注意分析古人、今人对屈原的评价,站在科学的立场认识屈原。

胡颖教授对本次讲座作了总结,认为方铭教授的讲授方式和内容设计,启发了我们要带着快乐的情绪去做学问,治学要善于思考和联想,博闻强识,方能融会贯通。方铭教授站在世界文化发展的立场上,用二十一世纪的眼光,对屈原的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启发了我们评价历史人物要做到知人论世,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爱国主义的层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北京语言大学方铭教授应邀为文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