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吴立新教授应邀为兰州大学师生作泛第三极科学系列讲座第一讲
5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教授,在兰州大学为师生做了题为“构建海洋与地球系统数字孪生”的科学讲座,讲座由兰州大学副校长潘保田主持。
吴立新院士的报告围绕“数字孪生的内涵、发展,构建海洋与数字地球数字孪生的意义,如何构建海洋与地球数字孪生”这三个主题,分别从气候变暖与海洋变暖、海洋变暖与未来台风强度、厄尔尼诺、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变化和海洋能源与海洋生命起源、演化等方面阐述了构建海洋与数字地球数字孪生的意义。通过海洋星簇、海气界面、“深海星空”、海底透视和海洋互联网计划等方面实现透明海洋。最后,提出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双向连接的思想及未来可能发展的新技术。吴立新院士提出地球科学未来是一个充满希望、挑战、发现的新领域,鼓励同学们怀揣梦想,共同努力,探索辽阔的科学世界。
吴立新院士的精彩报告激发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强烈兴趣,在提问环节,针对陆海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地球数学之间的应用、人工智能解决什么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关键问题。吴立新院士从宏观磅礴的角度和上层建筑的高度给予了解答,耐心讲解让人如沐春风,启智明心,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
这次报告让广大师生了解到海洋作为孕育人类生命的摇篮,依然蕴藏着无尽的资源和秘密,了解到数字孪生和海洋的重要性以及海洋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具有的重要地位。
新闻链接:
泛第三极科学系列讲座是泛第三极环境中心新设的高端学术宣讲和交流平台,每月邀请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作学术报告,旨在加强学术交流、开拓师生视野、激发学生科研热情。
吴立新,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长期致力于大洋环流与气候研究,在大洋环流基本理论、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跨尺度海洋动力过程及海气相互作用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150余篇。领衔开展“大洋能量传递过程、机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获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于2019年8月获得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导力最高奖,是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历史上首位获此奖项的亚洲科学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海洋大学吴立新教授应邀为兰州大学师生作泛第三极科学系列讲座第一讲
相关推荐
- 兰州大学学者揭示全球海鱼贸易中隐含的有毒化学品人群暴露风险转移
- 刘有成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暨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七届学术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兰州大学召开
- 兰州大学核学院一学子勇救落水孩童
- 学校召开国家林草局种检中心、农业农村部种检中心、国际种子检验协会认证实验室三位一体建设发展方案现场办公会
-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兰州大学捐赠100万元
- 哲学社会学院各班级召开“砥砺奋进”主题班会
- 兰州大学原创声乐套曲《敦煌廿咏》受邀参加武汉音乐学院·湖北音乐博物馆“妙音莫高——敦煌乐舞艺术展”
-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徐永斌研究员为文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 兰州大学口腔医学专业认证汇报大会召开
-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树田基金”喜获两笔总额60万元的捐款
- 哲学社会学院负责人一行赴成都拜访校友
- 护理学院召开第一届第五次教职工大会
-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任郭玉芬看望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一线医务人员
- 兰州大学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建设迈上新台阶
-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沙漠科考专委会在兰州大学正式成立
- 学校领导到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调研
- 人民网2021年度优秀校园新闻作品发布 兰州大学连续三年入选
- 兰州大学召开2020年“双一流”建设项目申报启动会暨“项目指南”宣讲会
- 兰州大学离退休教职工第七届金色阳光体育节闭幕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研究员做客兰州大学“绿色金融大讲堂”
新闻公告
- 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开展研究生宿舍安全卫生检查工作 03-14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人检查榆中校区工作 03-14
- 兰州大学成功加入LHCb实验国际合作组 03-10
高考招生
- 兰州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